【围绕这两个问题,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兵家,他们就擅长研究战争的技巧。】
【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搞阴谋阳谋,如何去坑、去骗、去偷袭。】
【毕竟礼崩乐坏以后,全天下的诸侯都在打仗,而且都持么不按《周礼》打仗。】
【所以,怎样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打击敌人,比搞礼乐来得要更实际些。】
【在春秋战国这个人人有仗打的时代,兵家应该是应对旧秩序崩塌最直接、有效的道理。】
【但也恰好是兵家,让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越来越不讲武德。】
【最后,竟然发展到了,通过屠杀人口缓解人地矛盾的程度。】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到这里,摇了摇头。
兵家之道,用于乱世打天下,自然是很好用,但用来治理天下,就捉襟见肘了。
让兵家来为一个国家建立新秩序,那就对兵家的要求太高了。
这倒不是他已经知道了,春秋战国的历史才这样说。
而是兵家的理论之中,压根就没有“如何建立新秩序”的内容,而是只关心如何打仗。
【既然你们兵家不讲武德,那我们农家就研究更先进的农业技术,让粮食产量再翻番。】
【这样你们就不用打仗,不用死人,世界就会充满爱了吧。】
【但农家不管怎么提升农业技术,都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性。】
【在土地存量没法继续增长的前提下,农家会面临类似“文明不断发展,但资源是有限的”这样的死循环。】
【所以,农家也就很快从历史中销声匿迹了。】
“如果能有后世华夏的杂交水稻就好了!”
春秋战国位面,农家代表人物许行看着高空巨幕,想到杂交水稻的恐怖亩产量,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虽然看到了后世之人对他们农家思想的质疑。
但他依旧觉得,如果他们农家能把此时华夏的粮食产量,提升到后世华夏的十分之一,那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而人人都有饭吃了,就不用互相争抢与打仗了,华夏也就和平了。
想到这里,许行的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就算付出再大代价,也要找到土豆、玉米与红薯!”
隔着数千年的时空,华夏的杂交水稻,肯定是没办法弄到手。
不过远在美洲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三件套,倒是有机会找到。
许行觉得,只要能把这三个高产农作物带回华夏,粮食不足的问题就能解决,天下也就彻底太平了。
【兵家打仗和农家种地都解决不了问题,那纵横家怎么样】
【修炼忽悠的功力,把别人的土地忽悠成自己的土地,把别人的人口,忽悠成自己的人口。】
【不打仗、不死人,靠一张嘴就能得到资源,又行不行】
【答案是也不行。】
【因为你在忽悠我的同时,我也在忽悠你。】
【大家都不是傻子,最后互相忽悠来忽悠去,结果肯定是谁也忽悠不了谁。】
【其它比如擅长辩论的名家、擅长奇技淫巧的杂家,大抵也都是如此。】
【都是想要通过某方面的技能提升,来应对礼崩乐坏的现实,所以这些学派他们不配参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