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
宋稚绾来癸水这几日养得精细,如今过了日子,反倒觉得气色更好了,面色红润,杏眸桃腮。
这几日她连东宫大门都没出过,今日倒是可以出去了。
她坐在梳妆台上妆簪发,手边还拿着张请帖。
是端王妃小女儿的周岁宴,端王妃膝下只有一子,这些年四处求神拜佛,总算得上天垂怜,诞了个小女娃。如今满了周岁,皇上还给这个小侄女封了县主。
紫云前一晚还在宋稚绾耳边劝个不停,说她往后是要做太子妃的人,这些场面不得不去。
她嫌紫云啰嗦,便应下了。
……
宋稚绾是乘坐太子轿辇去,她一下轿,便瞧见了许多生面孔,还有各种好奇、打量、意味不明的目光。
清明宫宴太子处置长公主一事,早已在京城里传了个遍。
人人都赞太子大义灭亲,但也架不住有人暗暗好奇太子和宁安郡主之间的关系。
宋稚绾虽不太喜欢这等场面,但也比上回在长公主府时自在了许多。
她一走进院中,便瞧见了肃王妃。
肃王妃对她向来热情,亮着眼睛将宋稚绾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牵着她的手,拉着她坐下,
“稚绾,听说你前些日子身子不适,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如今身子可好了?”
宋稚绾浅笑着应道:“谢王妃关心,如今身子已然好了。”
肃王妃笑着点头,止不住地在她脸上打转:“你今日气色倒好,我送去的山参也不知你用着如何?改明儿我再挑些更好的送于你。”
闻言,宋稚绾愣了一瞬,茫然地眨了眨眼。
随即又很快反应过来,笑着客套了几句。
但肃王妃早已将她的反应收于眼底,不禁暗暗咬牙,心里只觉得气愤。
太子连她都防着,这心思,昭然若揭啊!
肃王妃是个聪明人,一早便瞧出端倪来了,只是还有些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愿相信罢了。
她不甘心啊。
当年那波援军里,不止有太子,还有肃王。
清明宫宴回来那晚,肃王妃回府后气得对着肃王呼了两巴掌,质问他当年为何不先一步将宋稚绾找到。
肃王很是委屈:“本王也跟着找了,可能这就是缘分,那孩子跟本王无缘。”
肃王妃气得发抖:“那跟太子就有缘了?”
女儿没有了,儿媳妇也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看着端王妃喜得爱女,肃王妃更觉心酸,她看向宋稚绾,语气里都是惋惜:“其实当年,我想让你来当我女儿的。”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宋稚绾愣神怔在原地:“女儿?”
肃王妃看到她这副同方才如出一辙的反应,嘴角的笑意瞬间凝固。
她深吸一口气,维持着端正和善的面容,语气却有些咬牙切齿:“稚绾不知晓此事?”
宋稚绾被惊得不轻,连忙摇了摇头。
肃王妃收回握着茶盏的手,在桌子底下逐渐握紧。
好啊!好啊!
太子当年跟她说什么?说宋稚绾“不愿”,原来是骗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