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章 郓州小吏赴汴梁,焉知是福殃
第(2/7)页

“何以解说?”王贺之一脸疑问。

李格非解释道“唐国昌被革去功名,表面上是民乱罪所致,实则因为新法,众人皆知民乱之事早已过去数年,是时刑部已查明其并未参与民乱,唐国昌能取得功名,并有所任职,吏部应当调查过此人底细。他的所有过往皆不是障碍,但还是被革去功名。主要还是反对之力要削弱变革之力,只要新党有力强能干之人,旧党就会不遗余力的击之。旧党不敢攻击皇帝,也不敢攻击王安石公,所以只好找能下手的攻击了,这下诸如唐国昌和叔父这样的则成为主要攻击对象,只要新党少一分力量,旧党就多一份胜算。而唐国昌参与流民之事,不过旧党用来把水搅浑的借口罢了。唐国昌无疑是新法的牺牲品!叔父今朝得失恐怕与之类似。”

王贺之听了此言,不仅假装没有理解,反而怒道“原来贤婿以为我也是变法的末节力量,所以被击倒,被看押。出去,滚出去。”

此时,无论是时空上,或者是“结界”上王贺之和李格非都不在一个世界,两种不同的观念既没有发生碰撞,更没有相互缠绕,就这么随着一声“出去,滚出去”就结束了。

看到李格非踉跄的被赶了出来,王苑之在外却是噗呲一笑,“他就是这样,谁的话都不听。”

李格非叹道“此不会影响他的性命吧!”其实李格非更想讲“这不会影响他的脑子吧!”

王苑之道“变法之罪,不至于伤及性命,只是恐前程难保,唉!我们王家还指望他有什么前程呢。”

李格非听完方才放心,原来王家对此事早有心里准备,只是甄儿把事情想复杂了。

李格非当晚在王府吃酒自是不在话下,至于和王老令公(王拱辰)喝了多少酒,那就不记得了。

李格非的王府之行就这样草草了之。

李格非回到官舍,与其他外放回来的诸如晁补之,董荣等刚接到朝廷通知,下个月初一上朝,让各级官员及早准备。

不时间,已至初一,文武百官近百人分批走进宣德门,其中李格非等一应谪官列于队尾,缓缓入宣德殿,皇帝端坐,但是却因年幼,长翅帽显得格外突兀,有点摇头晃脑。在皇帝的侧畔,就是皇帝的祖母高太后,神宗去后一直是她在宫中操持,更是有力挽狂澜“除腐立新”之名。如今第一天临朝称制,威仪势必甚嚣天外。

文武百官分列两班,宣德殿庄严肃穆,高太后先言“先皇在世,太子已立,此当更无异议,赵煦乃先皇正朔,理应为大宋之主。”

台下众人皆细小声啼“是呀,是呀。”小皇帝虽然调皮,此时倒是分外懂事,一切都听主母言语。

高太后言罢皇帝即位之事,稍等片刻见各人无多言语,即讲“诸位大臣有何朝奏,速速报来”此时依然无人言语,若是在别朝国之大丧,京城百姓当是千头百绪的乱成一团才是,可是大宋与他朝不同,皇帝去只悲怜三日便可恢复如初,与常人死并无二致。大殿上静悄悄的!

当然无论如何这新旧承替,都应该有点动静才是,新皇初立,又有各类谪官入京,本该有更多事发生,而今却悄无声息,岂不是奇怪吗。实际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暗潮涌动,今天必有大事发生,只是欠缺一个导火索。

河东路经略王安礼(王安石弟弟)出来说话“臣等防守西夏数十年,西夏惧我数十年,大宋可往灭之,永绝后患。”

高太后道“西夏国力微弱土地贫瘠,得之无益,况大宋立国多年未轻言灭国之战,将军之话过矣”。

又一武将说“西夏虽小,但他耗费军资已逾供辽岁币一半,辽国胃口也越来越大,恐日后难以为继。”

高太后听闻这些,显然这两个武将的话奏的都是些无关痛痒之事,今天重点不在边关防务,而在于如何清理新党余孽,这一朝文武没有人愿意开这个头,大概所有都是这样想的,高太后必须想个法子把这把火燃起来。遂问“龙图阁司马光,你认为二位将军所言边关之事当如何是处理。”

司马光不慌不忙的,甚至还抽时间理了一下衣襟,“太后,臣所述,当今之事,不在边关,而在朝内。”

旧党之人包括太后内心暗暗窃喜,终于讲到点子上了。

司马光继续说“我等在集贤馆修史数十年,研读古今,盖古今国之昌盛者,莫不是内部和谐,人心所向,所谓兵者,既耗天下之资,又伤及人命,非必要不得用兵。臣闻秦之所灭,非为匈奴之祸,汉之所丧,皆因朝堂之乱,王莽董卓之流必为祸首。至于前朝更毁于毫无才智的杨玉环杨国忠,又宦官忠奸之党不明所致。而如今我大宋之国日昌,但隐忧已显,新党急功近利,祸害臣民百姓久矣。”

高太后见司马光如此识趣,心中窃喜,有人自动将破坏先帝所支持的新法罪责揽下,实在是…,内心无可言语的痛快与喜悦,表面上却反问道“司马卿,新法之弊从何而来?”

司马光此时也许脑袋被缸砸了一下,没有明白高太后的意图,顺势又说“新法之弊,弊在急功近利,如所颁布的‘青苗法’,是当农户无钱购置良种,官府以低息钱与之,待青苗长大,收获成粮食,或还粮食,或还利钱,本无可厚非。此法在一地尚可,利于管理,推广至全天下则害之,即便是在三州五府施行,也难管理。其一,不知放出去的钱财是否用来购置粮种,其二,倘若遇到荒年,干旱,百姓颗粒无收,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肆意加码索钱,穷人家则要卖儿卖女,流氓匪户则群起抗租,勾连乡里,三五州府即被鼓动,即便没有遇到荒年干旱的人家也会抗拒,不愿交钱,至此祸患首出,新法旨在提高朝廷税收,这样朝廷不仅收不回成本,反倒引起民怨,则改其初衷。此一弊也,再说募役法,按户入伍改为按需入伍,只要有钱便可永不为伍,如此,国无兵丁,税务司源。”

高太后听完连连点头“司马卿,所言甚是,还有谁人补充?”

户部晏秋道“变法之市易法所言朝廷出钱购买天下滞销的商品,待市场需求时再高价卖出去,这样既可以赚钱,又可以让滞销商品有了去路。但实际上朝廷所购滞销商品,几乎都无法再卖出去,即便卖出去的算上仓储屋资,也所赚甚少,度支局连连亏空。更别说赚钱了。”

听了这些,秘书监黄道离急忙辩解“新法之所弊,不是因为新法设计有误,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官员执行不力才出现明显弊端,每一条法律执行过程中多多少少有旧党之人参与,这些人刻意故意让新法执行到一个坏处,这才导致许多律令事与愿违,每一个新法都皆为解决现有问题才设计的,况王安石公高风亮节,绝不会故意设计出让大宋出现弊政的法律。新法设计在人,新法执行也在人,这人分多种,新党和旧党就属于不同的人,新法的实施这两种人都有参与,若一味的将某一事情的失败归结为某一个某一类人,实在不公平。”

司马光刚欲再言语,只听中间一排有人骂道“司马光,你这个老匹夫,若非你指示人从中作梗,处处阻挠新法,新法不至于举步维艰!”但看那人是谁,正是王家二公子,李格非的叔父王贺之,虽然被革职,依然领秘书监从事。这突如其来的骂声惊动了整个朝堂,一众朝臣和皇帝乱哄哄的,那王贺之甚至欲动手,幸亏左右拦止,李格非在后排暗暗叹道“难怪旧党之人拿我叔父开刀,原来整一个二愣子,这种情况只会给旧党以口舌,并不能给他和新党带来任何好处。”正乱之间,小皇帝害怕跑到祖母那里,口里颤颤喊到“祖母皇太后!”看来是第一次,被这种乱哄哄的场景吓坏了。

高太后拉着小皇帝在大殿之上呼喊,“肃静!肃静!”,众人安静下来,高太后怒道“朝堂之上,成何体统,先皇刚刚仙去,你们就乱做一团,怎么面对先皇,来人,将王贺之叉出去关进开封府大牢。”

听闻此语王苑之,王拱辰扑通跪倒在地,却未等言语,高太后没有一丝停顿“御史中丞王拱辰教子无方,迁章德军节度使参将,也即刻滚出汴京。”王拱辰立地不敢说话。王苑之急道“太后,老父年迈,恐难以外放。”这边太后哪里肯听,立即唤侍卫将他两拉出去。李格非正不知所措。

还未及拉出殿门,殿外特使飞奔而来,“太后,金陵八百里加急文书!”

众人见特使急状,遂安静下来,高太后打开文书,读之却神情恍惚。却又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免潸然泪下,这泪水掺和着许多情感,与天,与旧党斗了三十三年的变法主持者王安石终于去世,是高兴,还是忧愤不得而知,二来突然觉得朝廷失去这么一个能力挽狂澜的肱股之臣而惋惜,三来失去了竞争对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孤独感,再有失去王安石后大宋朝廷将去向何方,如何带领大宋朝廷稳步发展的这个担子将落到这个垂垂老矣的祖母皇太后身上。高太后内心五味杂陈,缓缓的对众人叹息说道“王安石临川先生随先皇去矣!”

众臣默然,或惋惜,或窃窃私语,朝堂之上一片安静,即便是他的竞争对手也对这个高风亮节,明波清流的王安石感到惋惜。这一刻,他值得在场的每一个由衷的敬佩。

突然司马光来了一句“王安石公千古,吾等不如也!”

众臣齐声喊出“王安石公千古,吾等不如也!”

朝堂之上又归于宁静,片刻之后,高太后似有泪言的说“王贺之押入大牢三个月,望其悔改,永不得入殿,王拱辰迁彰德军节度使,念汝年迈,可居于汴京,不必赴任。所有朝上士人谪官暂不安排新职,都回去先写一篇王公(王安石)的谥文,待三日后临朝,择优者颁送王公,以纪王公之功业。”

众人拜服,遂散朝。

因为王安石的去世,朝廷停止安排谪官新的职位,让全体朝臣写祭文,这才是千古第一回,真是给足王安石的面子。

李格非和王苑之扶王拱辰返回王府。

李格非问王苑之“这二叔父性子还是如此着急也。”

王苑之没好气的回答“都是给惯的,汝二叔父却比你年轻几岁,但也有三十多了,好似还没有长大。只是爹爹这次可能气的不轻。”

李格非叹道“有子如此,也算操碎了心。”复又说“二叔父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吧!”

王苑之答道“料也是无什么大碍,毕竟我朝伤文人性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李格非疑问道“二叔父不是革职在家吗?为何今天又出现在朝上?”

王苑之答道“还不是父亲曾经关照的三公六卿给面子,所以才……”

李格非又惭愧道“刚刚在朝上未曾言语相助,爹爹不会怪我吧?”

王苑之说“你一介谪官,以少言为好,况你言语只是多了一个人受难,并不能解我与父之窘境,甄儿和易安还等着你回家呢!我也不想你出甚状况!”

李格非闻言,遂安心回到官舍准备和其他同僚一起写王安石的祭文。

王公昭昭,一去天地泯然。临川易水,荡涤神州之南。七尺微躯,保国三十三;一枝秃笔,勾写无限江山;身仕浮沉,几度御风几度凭栏。御风时,身扛重担,挡烈日以驱风尘,领无数学子僚属共赴劫难;凭栏时,心所望故国,泪何以干。而如今,青衫已去,忠骨犹在。

第(2/7)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从在甄嬛传当皇子开始武印三千道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万古第一婿出阳神科幻天庭:试炼时代杨墨赵紫嫣杨墨赵紫嫣神话狂毫杨墨赵紫嫣文明试炼:从打造科幻天庭开始杨墨赵紫嫣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拥有无敌系统,我和天尊五五开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科幻天庭:试炼时代官道鸿运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重生民国:上海滩电影梦女帝重生后,死对头战王跪求名份轻吻慢哄!矜贵大佬疯狂沦陷成了王妃还要攒功德,不嘻嘻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真千金娇又媚,八零京少夜夜求回房五零年代女军医穿书七零:被当锦鲤知青后,我带全村奔小康重生成魔帝,疯狂报复前世未婚妻死灵术士小姐,别再复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