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几步,声音带着几分焦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准奏!”
“陛下,如今朝廷基础建设铺开甚广,耗费巨大,国库已然空虚。”
“臣恳请陛下,能否将一些大型项目延缓至明年,以缓解当前财政压力。”
朱厚熜思索片刻后,缓缓点头准奏。
就在内阁首辅杨廷和整了整朝服,准备出列启奏之时。
一阵急促嘈杂的声音骤然从大殿之外传来。
“800里加急!让开,快让开!”
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万分的紧迫。
紧接着,一名浑身尘土、汗流浃背的信使冲进大殿。
“扑通”一声跪地,高声喊道:
“陛下,大事不好!”
“瓦剌首领阿歹聚集了15万大军,突然奇袭宁夏镇。”
“宁夏镇守军虽奋力抵抗,但敌众我寡,如今宁夏告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哗然,殿内一片震惊!
宁夏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宣政殿内,庄严肃穆的氛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打破。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脸上皆是骇然之色,交头接耳间,满是惊恐与担忧。
值此慌乱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锦衣卫身影闯入众人视线。
他浑身被汗水浸透,衣衫紧贴在身上。
脸上写满了极致的疲惫,脚步踉跄。
可想而知这一路上他是如何马不停蹄、不眠不休。
“扑通”一声,锦衣卫直直跪地,声音因体力透支而沙哑,却又竭力喊得响亮:
“启禀陛下,宁夏告危!”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稍作喘息,接着说道:“瓦剌太师阿歹暗中谋划已久,竟聚集了15万精锐骑兵,悍然发起袭击。”
“西域的伊犁,吐蕃也趁火打劫,发兵相助,如今敌军共计30万之众,兵锋极盛。”
“宁夏镇形势危急,请陛下速速派兵增援!”
话刚说完,他便两眼一黑,直接累倒在大殿之上。
“传旨,把他带下去好生休息。”
朱厚熜神色冷峻,不慌不忙地开口。
“把军情急报呈送上来!”他紧接着又补充道。
“遵旨!”
近侍太监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军情急报拿起。
一路小跑到龙书案前,双手恭敬地将其放置妥当。
朱厚熜伸出手,缓缓拿起那份承载着边疆战火与危机的军情急报,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看着看着,他心中暗自思忖:“瓦剌实在太过嚣张,朕还未腾出手去教训它,它倒自己送上门来。”
随即,兵部尚书李东阳大步走出班列,向朱厚熜奏请:
“启禀陛下,兵贵神速,臣恳请陛下即刻发兵瓦剌!大同、宣府、山西、甘肃四镇距离宁夏较近,可先命这四镇火速驰援,解宁夏之围,而后再图反攻大计。”
内阁首辅杨廷和亦从容迈出,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激愤:
“陛下,土木堡之变,我大明精锐折损,英宗皇帝蒙尘,此乃我朝奇耻大辱,罪魁祸首便是瓦剌。”
“今陛下英明神武,堪称一代雄主。”
“陛下继位之前,便以雷霆手段灭鞑靼30万骑兵,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