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派人携带户籍文书前来登记。
最大的粮站位于城中心,吴仁安亲临现场督察。
数十张长桌整齐排列,教众们手持名册,逐一登记。
百姓们排队有序,脸上挂着既期待又忐忑的表情。
\"下一个!\"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妪颤颤巍巍上前。
双手递上一张发黄的纸张。
“老身老身家中只剩孤身一人”
负责登记的执事接过文书。
止扫了一眼,冷声道:“按规定,每人每日米七升,盐五钱,菜三两。”
老妪闻言,忽地跪下,老泪纵横。
“老身老身已三日未进食,家中米缸早已见底”
吴仁安见状,缓步上前。
面对苍老佝偻的身影,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婆婆请起。”他伸手虚扶,声音温和了几分。
“我教新政,便是为解民困。婆婆且安心领粮,往后不必忧饥寒。”
老妪抬头,浑浊的眼中迸发出亮光。
“这这当真?老身无钱”
“无需银钱,只需登记造册即可。”吴仁安微微颔首。
“大善!大善啊!”老妪激动得声音颤抖,一把抓住吴仁安的衣袖。
“大人仁义,胜过当朝天子!”
吴仁安面色不变,但眸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挥手示意执事为老妪加发一份粮食,以作体恤。
“传令下去,对孤寡老幼,可酌情增加口粮。”
此言一出,周围百姓无不动容。
有人喃喃道:“香主恩德,胜似再造。”
也有识时务者,主动上前表达加入无生教的愿望。
“香主在上,小人愿入无生教,为守城出一份力!”
一名壮年男子拱手高声道。
吴仁安微微点头。
“凡入我教者,需有真才实学。你有何所长?”
那人挺胸道:“小人力大无穷,能挑三百斤担子行十里不喘息!”
吴仁安袍袖一挥,命令道:“赵无常,为他试试。”
赵无常领命,取来一杆百斤扁担。
那壮汉轻松举起,围观者无不惊叹。
“准你入教,即日起为运粮队一员。”吴仁安颔首,面上亦挂起一丝笑意。
“记住,入我无生教,便是一家人。忠于教义,必有厚报;背叛教规,死!”
最后一字,声若惊雷。
直震得在场众人心头一凛。
——
不多时,城中各处街角,皆有无生教众张贴告示。
围观者如蚁附膻,议论声此起彼伏。
“无生教要统管粮食?这…”一位瘦削老者皱眉。
“却是好事,先前陈家把持米价,一斗米要八钱银子,寻常人家哪吃得起?”
“可现下让无生教说了算,怕也不是善事…”
“嘘!慎言!”
四下惶恐目光扫视,人群逐渐安静。
吴仁安微服私访,混迹于人群中,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
他裹紧布衣,不着痕迹地穿行于街巷之间。
耳听八方,似笼中观鸟。
转过一条小巷,忽闻争执声。
一名无生教执事正在挨家挨户登记造册,却在一户门前遭到拒绝。
“老夫一人独居,不需领什么粮食,还请给老夫一个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