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在头顶探灯的照射下,我瞥见前方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个东西闪了一下,在这幽深昏暗的地下长廊里,显得格外耀眼和突兀。
“呦,啥玩意儿?”
我心里嘀咕着,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
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块手表。
有手表,那就说明之前那帮人肯定也路过了这儿。
我弯腰将手表捡起,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一块欧米伽机械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刻度简洁优雅。
看着看着,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这手表怎么好像在哪儿见过?
刹那间,我猛地反应过来,这居然是——老万的手表!
我记得,这是当初他和那个富婆常姐谈恋爱时,常姐送给他的定情信物。
这小子平时宝贝得很,都舍不得戴,说这种高档机械表防水耐用还不用电池,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没想到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我虽然没太留意这次出行他戴的是什么表,但我敢打包票,这手表的主人就是老万,绝对错不了。
大家轮流接过我手中的这块欧米伽手表查看。
表蒙的玻璃已经碎成了蜘蛛网状,表腕带也断成了两截,断裂处还残留着丝丝血迹,很明显是被外力生生扯断的。
这表没有秒针,仅存的时针和分针倒是没被压弯,可因为没有秒针走动,也没法判断它到底还能不能走。
我看了看表盘上显示的时间,比现在实际时间快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估计是在打斗中被碰到了表针,已经坏掉了。
不用多问,也能猜到这块手表经历了怎样的重创。
要么是老万摔了个狠跤,要么就是被人狠狠揍了一顿。
而且从手表停走的时间推算,老万出事并且弄坏手表的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小时以前。
这么看来,他应该没走多远。
我把这块手表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心想着,要是真能找到老万,一定得把这表还给他,毕竟这是他和常姐的定情信物。
万一哪天他问起来,可别怨我不够义气,连他的宝贝都给弄丢了。
其实,最让我们揪心的,是离手表不远处的一滩血迹。
这滩血迹并不显眼,因为已经被地面潮湿的水渍稀释了,在黑色的地面上很难被发现。
但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它足以说明老万极有可能已经陷入了危险,甚至可能已经受伤,生死未卜。
白芳俯身蹲下,伸出手轻轻捏起地上那滩血迹,眉头紧锁,回头郑重说道:
“不止两个小时,从这血迹的凝结状态和颜色判断,至少过去半天了。”
棍子一听,眉头拧成了个麻花,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这不可能啊!咱们从外面山体入口进来才多久?老万失踪也不到半天时间。说不定这儿又寒又湿,影响了判断,你看错了。再不然,这压根就不是老万的血。”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默默祈祷着棍子说的是真的,可担忧的情绪却如潮水般,又往上漫了一层。
想到这儿,我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动身,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有了老万的线索,大伙心里既高兴又紧张,更多的却是害怕。
一方面怕老万在这鬼地方遭遇不测,一方面又盼着能快点找到他,毕竟俗话说得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之前不知道老万的去向,心里虽担忧,却还心存侥幸。
可现在看来,这小子怕是凶多吉少。
不过好在,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他的尸体,情况或许还没糟到极点。
又往前走了五分钟,道路渐渐变窄,可穹顶却明显升高,感觉像是到了地形的转折点,又像是来到了关卡之处。
前方横亘着一道巨型石梁,石壁上又多了不少人文雕刻的岩画和造型,我愈发觉得,离核心区域越来越近了。
我们绕过石梁,顺着几阶陡峭的石阶奋力攀爬而上,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平台,平台中央摆放着一个大型方鼎。
这古老的青铜大鼎足有半人多高,稳稳地矗立在那儿,周身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仿佛承载着千百年的岁月沉淀。
鼎身布满了斑驳的铜绿,每一道铜锈的痕迹,都像是在诉说着悠悠历史中的沧桑故事。
鼎的造型极为雄伟,纹饰精美绝伦,随便看上一眼,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历史气息。
那高耸的鼎耳,线条流畅自然,上面雕刻着神秘莫测的图案,好似在寓意着天地之间某种神秘的沟通方式,在往昔的祭祀仪式中,它或许就是人们与神灵对话的关键桥梁。
方鼎后侧,是一块巨型的崖壁绘画石雕。
在那高耸入云的崖壁之上,一幅宏伟壮丽的祭祀场景雕像绘画震撼呈现。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高大而威严,他们身着华丽繁复的服饰,神情肃穆庄重,仿佛在进行着一场关乎天地命运的神圣仪式。
从人物的服饰风格以及旁边的小篆字体来推测,这极有可能是秦朝时期留下的遗迹,是那个辉煌时代的神秘见证。
巨幅石刻的中央,似乎是一位身披锦绣华服的帝王,他头戴冕旒,手持祭器,动作庄重而沉稳地进行着祭祀仪式。
他的身旁,群臣和大祭司们环绕簇拥,有的恭敬地低垂着头,仿佛在虔诚地聆听神灵的旨意;有的手持仪仗,那一丝不苟的姿态,尽显对帝王的敬畏与尊崇。
画面中还细致地描绘了大量的祭品,有膘肥体壮的牲畜、堆积如山的谷物、香气四溢的美酒等等,这些祭品被整齐地放置在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祭台上,如此郑重的供奉,足见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
在崖壁下方的雕刻里,一群舞者正在翩翩起舞,他们身着极具特色的服饰,动作优美灵动,以独特的舞蹈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对超自然力量的深深敬畏之情。
完美地展现出秦朝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盛大,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面对如此震撼、足以堪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我们虽满心震撼,却也没在此过多逗留。
崖壁下方有两条通道,在石刻后方交汇。
我们绕过宛如屏风般的雕像崖壁,顺着通道向后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