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子里的人,都是硬骨头,一百块一亩也就算了,还要一次性交五年,咱们还是租西边林地吧,能便宜点。”
在罐头厂西边,是一片杨树林,挨着环绕县中心的小河。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环保概念,小河里面有不少垃圾,一到夏季就臭气熏天。
周勤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不行,还是要租祥岗村的地,贵点也没关系,咱们现在不缺钱。”
做食品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卫生。
“那行,什么时候我带您去跟他们谈谈。”
周勤咧嘴笑道:“现在就去,再带几盒咱们的食品罐头。”
两人下了楼,郭桐去搬来一箱罐头,各种口味都有。
十多分钟后,天色渐黑,周勤和郭桐来到祥岗村的一座祠堂门口,旁边的二层小楼就是村长家了。
“你们是谁?”周勤正要去敲门,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婶,拿着一个药锅从院里出来了。
“大姐,我是旁边罐头厂的郭桐,来找村长商量点事。”
这妇女比郭桐大不了几岁,之前也见过面。
当郭桐把罐头递到对方面前了,这位大婶却满脸冷漠道:“你来我家干啥?又想租地?”
郭桐神色尴尬,之前办罐头厂就因为租地的事儿跟祥岗村民闹过不愉快。
旁边的周勤见状,开口解释道:“婶子,我们罐头厂的确想扩建,来找村长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厂子东边的二十亩地租下来,价钱方面可以细谈。”
“谁啊?”
周勤话音刚落,一位披着厚厚羊皮袄的男子出来了。
看样子有五十出头的年纪,手里拎着旱烟杆,皮肤黝黑,额头有不少皱纹。
他就是祥岗村的村长黄庆潮,也是黄姓乡亲们的族长。
“罐头厂的人,来租地的。”
大婶子皱起眉头,拿着药锅离开了。
黄庆潮没好气地看向郭桐,直接拒绝道:“我们村里的地不往外租,你们请回吧。”
就在对方准备关门之际,周勤上前说道:“大叔,价钱方面好商量,你有其他的条件也可以提。”
罐头厂扩建,势在必行。
反正现在手里有不少资金,一百块一亩周勤也能接受。
黄庆潮抬眼打量一番周勤,沉声道:“把地租给你们盖厂子,我们村的百姓靠什么吃饭?”
周勤耐着性子解释道:“现在每年一亩地的粮食能卖多少钱?”
七十年代的东北,不管种植大豆还是玉米,辛苦一年每亩地最多也就赚个三四十块,而且还要交一部分公粮。
在没有开始分地的情况下,家家户户都靠着劳动挣工分,一亩地的利润分到老百姓手里,也就仅剩下一半。
见黄庆潮不吱声了,周勤继续分析道:“我愿意按照一亩地八十块钱租,这不比种粮食划算?”
八十块钱一亩,已经不便宜了。
黄庆潮沉默有半分钟,把远门拉开道:“进来说吧。”
两人跟着黄庆潮来到堂屋,空气中满是刺鼻的中药味。
“你给的价钱太低了,那二十亩地都是肥田,就算我愿意,村民们也不答应。”
黄庆潮点上旱烟,看着周勤说道。
“那你看这样行不,除了这些租金以外,我们罐头厂扩建之后,从祥岗村招工人。”
增加十条生产线,至少要多招几百号人。
罐头厂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每个月十八块工钱,这都赶上市区那些大厂里的工人了。
果然,黄庆潮听完这话,脸色缓和许多。
祥岗村有一多半都是黄姓族人,这年代不流行搞政绩,当村长的只想让老百姓吃上饱饭,黄庆潮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