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如轻纱般还未完全散去,给整个实验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王专家和李辰溪已早早来到实验田上。
王专家缓缓蹲下身子,动作轻柔而专注。
他轻轻捻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细细嗅了嗅,随后,他又用手指轻轻搓了搓,感受着土壤的质地,仿佛在探寻着大地深处的秘密。
“辰溪啊,你瞧这土壤,经过之前的一番改良,已然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王专家微微抬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不过呀,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还得严格按照昨天商量好的方案,继续精心操作,丝毫都不能马虎。”
李辰溪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转身拿起锄头,开始认真清理田间的杂草。
那些杂草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翠绿,。
李辰溪的动作利落而娴熟,每一锄下去都精准地除掉了杂草,又尽量不伤及周围的麦苗。
不多时,李志明和其他村民们也陆续赶来。
他们纷纷挽起袖子,脸上洋溢着对劳作的热情,准备在这片土地上大干一场。
“王专家,这施肥的事儿,我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李志明扛着一袋肥料,脚步匆匆地走到田边,有些犹豫地问道,“这鸡粪肥料,到底咋用才恰到好处呢?”
王专家走到田边,弯腰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慢慢画了起来。
他一边画一边耐心地讲解:“这施肥啊,可真是个技术活,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好比养育孩子,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就拿咱们现在种的这些麦子来说,在幼苗期的时候,它们的根系还比较稚嫩,就像刚刚出生的小孩子,消化能力弱,不能吃太多、太浓的食物。
这时候鸡粪肥料的用量就得严格控制,一亩地大概用100到150公斤就够了。
要是用多了,那肥料的浓度过高,就如同给小孩子喂了过多的食物,不仅难以消化吸收,还可能把他们的小肠胃‘撑’坏,幼苗的根就会被烧伤,影响它们的生长。”
李辰溪一边全神贯注地听着,一边迅速拿起小本子,将王专家说的每一个要点都认真记录下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生怕遗漏了任何重要信息。
王专家接着说道:“等麦子渐渐长大了,到了生长旺盛期,它们就像是朝气蓬勃的小伙子,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这时候,鸡粪肥料的用量就可以适当增加到每亩200到300公斤。
而且啊,在农作物成熟前一个月,适当多施一些鸡粪肥料,就像是给它们最后的助力,能让它们的品质更好,产量也能显著提高。”
“那王专家,这土壤的情况是不是也会对施肥的量产生影响呢?”一个年轻村民好奇地凑上前问道。
“没错,土壤的肥力状况可是关键因素。
”王专家站起身来,用手指了指这片广阔的土地,神情严肃地说,“咱们李家庄的土壤,目前肥力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氮元素相对比较缺乏。
所以啊,在施用鸡粪肥料的时候,就必须综合考虑土壤原本的养分含量。
如果土壤本身比较贫瘠,那鸡粪肥料的用量就可以稍微多一点,就像给饥饿的人提供更多的食物;要是土壤肥力不错,那就要少用一些,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就像给已经吃饱的人再塞更多食物,反而会加重负担。”
李志明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他觉得自己今天又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
王专家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还有啊,咱们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肥料的均匀分布。”
王专家继续叮嘱道,“不能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不然麦子生长得不均匀,就会像参差不齐的队伍,影响整体的产量。”
大家听了王专家的话,都纷纷行动起来。
李志明带着几个人负责把肥料从车上小心翼翼地卸下来,然后按照王专家说的比例,一丝不苟地均匀撒在田地里。
李辰溪则和其他村民一起,用锄头将肥料仔细地翻进土里,让它们和土壤充分混合,就像为麦苗准备了一顿丰盛的营养大餐。
在忙碌的劳作过程中,王专家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麦苗。
他走到一株麦苗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它的叶子颜色和形态。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审视着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你们看,这麦苗的叶子颜色鲜绿,富有生机,说明它现在生长得还不错。”
王专家指着麦苗对大家说道,“但是啊,如果出现叶子发黄的情况,那可能就是缺少养分或者浇水过多;要是叶子发红,可能是缺磷。
所以啊,咱们平时要多观察,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让它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李辰溪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他深知这些经验都是王专家多年积累的宝贵财富。
他暗暗想着,一定要把这些知识都牢牢学会,以后更好地照顾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大的生机。
太阳渐渐升高,温暖的阳光洒在实验田上,大家的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动作。
他们都知道,这片土地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挥锄,都是在为未来的丰收播种。
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
与此同时,在钢铁厂的办公室里,李辰溪刚走进门口,就被胡厂长的秘书匆匆拦住。
“李股长,胡厂长正在到处找您呢,让您赶紧去他办公室。”秘书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李辰溪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胡厂长这么着急找他究竟是为了何事。
他快步来到胡厂长的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胡厂长那熟悉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李辰溪推开门,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