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赵俊民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近家门,老旧的铁门发出刺耳的声音。
屋内,赵母本在厨房烧饭,听到动静,围裙都没解,匆匆从从厨房钻了出来。
她的目光急切地扫向门口,在看到只有儿子孤身一人的瞬间,眼中那团希冀暗了下去。
她佝偻着身子,挤出一抹勉强的笑: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
赵母的一举一动都被赵俊民看在眼里,他明白自己夸下的海口,终究让母亲失望了。
余光瞥见墙角李秋珊亲手种下的花,如今开得正艳,微风吹来,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让他不禁想起来,两人一起撒下种子的场景。
还有客厅里那架李秋珊闲暇时总爱坐的旧藤椅,如今孤零零地摆在原地,椅背上还残留着她曾经搭过的薄毯,此刻早已没了主人的温度。
赵俊民不自觉地走到藤椅前,伸出手,轻轻抚过毯子,指尖摩挲着熟悉的纹理,眼眶瞬间红了。
明明李秋珊已经离开很久了,但家里处处都是她存在过的痕迹。
赵母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
她想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走到儿子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赵俊民深吸一口气,试图压抑内心翻涌的悲痛,可当他再次看向院子里那些属于李秋珊的痕迹时,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怎么就把日子过成了这样,怎么就弄丢了那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人?
可时光不会倒流,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
有些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注定成为他余生都无法释怀的痛。
另一边。
平城大学南校区。
李秋珊到班主任处报完到,带着行李找到了自己的宿舍。
李母站在宿舍床边,看着她麻利地把床单抖开、抚平,边角塞得整整齐齐,动作一气呵成。
紧接着,她又将衣物分类放进衣柜,把领到的课本整理好放在桌上。
没一会儿,原本空旷的床铺和桌面便被填满,变得井井有条。
李母原本还担心女儿在学校会受苦,看到她干净的动作,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底的担忧也消散了几分。
离开前,李母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硬塞到李秋珊手中,嘴里念叨着:
“珊珊,出门在外,可别苦着自己。”
“这里面的钱,你想买要什么就买,一定不要亏待了自己。”
李秋珊接过信封,手指轻轻一捏,估摸着厚度,心中便有了数。
她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 20 元的纸币,便把信封塞回母亲手里。
“妈,我来这是学本事的,不是来享受的。这些钱您留着,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她的语气柔 软,眼神里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母愣了一下,随即眼眶泛红,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
“我的珊珊长大了,知道疼人了。”
说完,李母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宿舍。
自那之后,李秋珊便一头扎进了紧张的学习中。
医学系的课业比其他专业繁重得多,一本本砖头厚的专业书籍,里面密密麻麻全是需要牢记的理论知识。
她每天抱着书本,穿梭在教室、图书馆和宿舍之间。
嘴里不停默念着人 体结构、药理知识,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刻都不停歇。
试验课上,她更是全神贯注。
眼睛全程盯着显微镜下的切片,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这天,顾时舟像往常一样,手里拎着点心,等在李秋珊的宿舍楼下。
一见到她,顾时舟扬起了嘴角,眼中满是温柔。
两人寻了处安静的角落坐下,顾时舟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笔记。
“珊珊,我最近碰到个棘手的病例,是关于”
他详细地描述着病症表现、患者病史,李秋珊听得入神,时而蹙眉思考,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专业探讨里,连一旁的点心都忘了吃。
在顾时舟的帮助下,李秋珊的成绩进步很大,凭借扎实的知识和出色的表现,毫无悬念地斩获优秀学员的荣誉。
颁奖台上,她身姿笔挺,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顾时舟站在人群里,望着台上的女孩,眼中满是骄傲。
这天,学校的广播里突然发出一则通知:
“各位同学请注意,学校即将举办义诊活动,有意愿的同学可自愿报名。”
李秋珊听到消息,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没丝毫犹豫,第一个冲到报名处,拿起笔在名单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只是她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她遇见一个许久不见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