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翟儿正想直取李渊,忽见大本营火光冲天,心想来者不善,又不知道城外的官兵到底有多少,无心恋战,想整理队伍,边战边撤。却不料,又是一声呐喊,只见一位小将挺枪冲入重围,他的身后又是一支生龙活虎的骑兵。甄翟儿只好迎战李世民。
这时,贼兵见烧了大本营,官兵又越战越多,越战越勇,早已失去刚才的锐气,包围圈也越来越松,简直有点圈不成圈了。
李渊看时机已到,便示意身边的胡标向城楼方向连发三箭。
飕飕飕,三根带着火球的箭刚刚飞向夜空,那边紧闭的城门,“哗”地一声响,隋兵像潮水一般地涌出来,杀声连天。王威、高君雅身先士卒,一路高喊着,杀将出来。甄翟儿哪里料到这一着?顿时,贼阵大乱。官兵里应外合,越杀越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甄翟儿见大势已去,正想遁去,却被李渊一箭射中,翻身落马,还来不及动一动,就被溃退的贼骑踏成肉泥。
这一仗打得干脆俐落,实在给李世民前所未有的振奋,他原以为父亲会乘胜整肃境内,明振军威,以图大业。没想到父亲却又开始沉酒酒色,总是说:
“胜利未必就是好事,圣上多疑,且我李氏名在图录,其势如剑悬于上,稍有不慎,即惹杀身之祸。”
这话说得人很着急,也很扫兴,剑悬于上,难道就不能躲开?难道就坐以待毙?更何况,主上无道,盗贼蜂起,这正是取而代之的大好时机,却这么一味地愚忠怕死,何时是个了结?
有时,最亲近的人反而感到最陌生。李世民对李渊正是这种感觉。他对父亲越来越感到陌生,越来越感到不可理解。
晋祠的那个夜晚,李渊酒后露真言,可惜李世民没有听清楚。前几天下雨,他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登上晋阳城楼。雨洗净了天空,龙山仿佛就在眼前,山上树木,历历在目,然而当你想认真看一看时,却又树生云霞,木起烟雾,山色朦胧,变幻莫测。他突然感到这龙山就像父亲,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仿佛很亲近,可是一旦你要认真看,却怎么也看不清。这正是他的苦恼所在。李世民听到脚步声时,唐俭和刘文静已经跨进书房的门槛,他连忙起身相迎。
“好雅致的去处啊!\"
刘文静说着,目光一扫,把整个书房扫了一遍。只见四壁图书,琳琅满目,案上几本翻开的经籍,看来李世民正在用功读书。更引人注目的是案头上的那副对联,上联是”学问无涯,曾三颜四“,下联是”光阴有限,禹寸陶分“。刘文静暗暗吃惊,说:
”如此好字,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此乃公子所书。”唐俭笑道。
“请刘大人指教。”李世民说。
刘文静再仔细一看,说:
“公子所书,大有王羲之的丰采,其笔力不在钟繇、张芝之下,飞白之处,更见鬼斧神工。了得了得!\"
刘文静说的不是一般的恭维话,书法他也很内行,他从李世民的书法中,看出一股英豪之气,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刘大人过奖了。不过世民所学确是王羲之的书法。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
”公子有何体会?\"
“窃以为,字以"神"为精魂,只有"思"与
"神"会,同乎自然,才能求得化境。”\"精辟,精辟。“
”再则,字乃案上之书,世为心中之字,写字经世,其道一也。“
”尔等讨论书法,唐俭喝酒去也。“唐俭又笑道。说着,却在书案前坐了下来,随手拿起《庄子》:”公子又读《庄子》,又读《论语》,出世乎,入世哉?\"
“入即出,出即入,圣人之道,以出为入,以人为出。心系天下,则出入自然。”李世民说。
“妙,妙极了!”刘文静击掌而赞。
“坐而论道容易,真做起来就难了。”李世民转而黯然道。
“公子有何难处?”唐俭、刘文静吃惊道。
“难就难在不好说。有些事。 \"
”公子难道还信不过我等二人,有何难处,直说无妨,文静得效力之处,当尽力而为。“刘文静说。
”公子但说不妨,刘大人乃铮直之士,不说,反倒显得见外了。“唐俭也说。
两个人都真诚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说:
”不是信不过二位大人,只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
方。“
”那就到难老泉去,边喝边谈,如何?“唐俭说。”如此甚好。“
说着,三人从李世民的书房走出来,不料在回廊上碰到李渊与刘世龙从外面走来,李渊看到唐俭刘文静,兴致勃勃地说:
“二位大人来得正好,我那新进的三勒浆,正愁着没人喝哩!\"
三个人只好又跟着李渊走了进来。
李渊命在花厅摆好酒席,除了三勒浆,还有玉露团,乳酿鱼,红罗丁等,全是胡风胡味的,唐俭大叫其绝,说:
”这乳酿鱼是用羊奶烧的,味道极美。红罗丁乃牛羊奶脂加鸡血丁制成,这盘色泽鲜艳,有一个好名字,叫"逡巡酱",系鱼片与羊肉片拌酱猛火快炒而成。 \"
“今天有了唐俭,吃起来就更有味道了。”李渊笑道,说着便叫沓玉拿出箜篌,来几曲胡歌,给大家助兴。
李世民正想起身告退,却被坐在一边的刘世龙按住。
“我也来唱一段胡曲,为诸位助兴。”酒过三巡,唐俭来了兴致,他拿过沓玉的箜篌,居然能弹能唱。唐俭唱的其实也非真正的胡歌,只是用胡调来唱民歌而已。然而却唱得很有胡腔胡韵: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援郎臂,蹀座郎膝边。
这是一首情歌。征人临行之际与妻子相为赠答。这本来是大家都熟悉的民歌,被他用胡调一唱,倒勾起了许多无端的离情别绪。众人高声叫好。
开皇年间,突厥与中原友善,唐俭常常出游塞外,结交了不少胡人朋友,也学了不少胡语胡歌。当然,他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他将担任大唐的使者,出使突厥,完成一件重大的使命。他做事情只是随着自己的兴致,就像现在,想唱歌就唱歌,也不计较身份地位。
“快快给唐大人斟酒,连斟三杯。”李渊对沓玉说。
“我也来一曲。”刘文静说,他接过唐俭手中的箜篌,居然也能唱出一曲胡歌,而且有别于唐俭,少一点羊奶味,多一些文人腔。只听他唱道:
高高山头树,风吹落叶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刘文静的歌,如风入峡谷,悲凉苍劲。众人又是一片叫好。沓玉不待吩咐,便给他斟了三杯酒。刘文静喝罢,感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