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章 顺势造势
第(1/4)页

大业十一年四月的一天,李渊喜从天降。隋炀帝的诏令下来,加授李渊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并着令他即刻启程,讨捕群盗。

李渊的第一个行动是渡河,那里的贼首毋端儿,正率领数千贼众想夺取军事重镇龙门。

当李渊跳下船,再次蹬上马背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腰酸,他后悔那些日子装得太像了。他伸了伸腰、挺了挺胸,一切都过去了。

这时的李渊显得那么英俊威武,头上扎着一方白巾,身上穿着一件银战袍,左插弓,右带箭,胯下一匹白龙马,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银鞭子,一顿,“格蹬”一声脆响,大声叫道:“出发!”那银灰色的胡须,随风飘起,飒飒作响,整个人就像一朵滚动的白云在黄河东岸的山道上飘驰。

他身后是一阵雄壮的队伍。军旗猎猎,马嘶人嚎,卷起一片尘土。

李渊突然驻马,回首大笑。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向南奔腾的黄河。河的西岸,有他的中军和家眷。他慢慢地穿过队伍,回到岸边。

李世民正在岸边指挥大军过河,显得很兴奋,脸色绯红。他频频挥动手臂,河水打湿了双脚。李渊走到他身边,说,“世民,上马来吧!”李世民回头朝父亲笑了笑,一跃,跃上了身边的战马。

“如何?”父亲问。

“一切顺利。”

李渊看到队伍正在有条不紊地,一船一船地过河,满意地点点头。

他对三个儿子都有分派,建成、元吉护送家眷,世民统率中军。这种分派自然有一番深意。在三个儿子当中,他最看重二郎,便给他留下更多锻炼的机会。而他本人则和副帅夏侯端率领先头部队,轻装前进,目的是要迅速占领龙门。

“兵贵神速,请父帅放心去吧!”李世民说。“可将先行过河之兵组成一支卫队,以防贼众突击河岸,使我措手不及。”李渊对李世民说。

“父帅所言极是。”说着,李世民策马而去,很快就组织了一支临时的机动部队,以防止突然出现的袭击。

李渊看到大军过河有序,便回马追上前锋。

李渊和夏侯端率领前锋,马不停蹄地赶了四个时辰,便到了龙门城下。

这时,龙门已是一座空城。原来河东一带,贼情十分严重。北面,杨仲绪率众万余,强攻北平;西面,上谷人王须拨,自称“漫天王”,连同自称“历山飞”的魏刁儿,各率众十余万,勾结突厥,占州掠县;在龙门、绛郡、吉昌一带,则有毋端儿、敬盘陀、柴保昌等人肆虐。州县官兵闻贼丧胆,听说毋端儿率数千贼兵来犯龙门,早已弃城而逃,城里的百姓也都逃得一个不剩,街上全是丢弃的家当、衣物,一片狼藉。李渊等人进了县衙,知县早已不知去向,衙门洞开,牢里的犯人也全跑光了。

李渊等人在县衙转了一圈,也不下马,就在县衙前的台阶上对胡标说:

“你们几个四处看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活人,也好问问情况。”

胡标等人速速在城里搜了一遍,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活人,一问,却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叫,原来还是个哑巴。

“我看贼情紧急,先把城门紧闭,再作计议。”夏侯端说。

“贼焰嚣张,必先挫其锐气,关门拒贼反灭自己威风,长贼人志气,是不可取。我等出师河东,不为守城,而为灭贼。依我之见,要移师城外,以迎面击贼。”李渊摇头道。

正说着,便有探子来报,说城北数里处,尘土飞扬,怕是贼众已迫龙门。

李渊等人不敢息慢,连忙移师北门。刚刚摆好阵势,毋端儿也就到了。

原来这毋端儿自起事以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对手,州县官兵为贼势所慑,有的弃城而逃,有的一触即溃,短短时日,便夺得无数财物,占了一大片土地,称王称霸,骄横无比。他早就听说,龙门已是一座空城,他是想来占城为王的,队伍后面,还拖了一大批抢来的粮食财物和一大群掳来的妇女,准备进城好好享乐一番。猛地在城外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官兵,他着实愣了一下,勒住了缰绳。

那边李渊大声喝道:

“何方草寇,胆敢犯上作乱,官兵在此,还不快快就擒,可免你一死!\"

毋端儿回过神来,哈哈大笑,说:

”本帅自起兵以来,还没有见过象样的官兵,今天,我倒要来试试我的这把刀,让它磨磨刀锋!\"

说着,一声嘶叫,便冲了过来。那后面的贼兵也跟着叫喊着,冲杀过来。一时人嚎马嘶,尘土飞扬。

李渊冷笑一声,不慌不忙地侧过身子抽出弓箭,说声“看箭”,“嗖”地一响,一箭射中了毋端儿座骑的眼睛。那马一声惨叫,把毋端儿摔到地上。毋端儿也是一条汉子,他在地上一滚,翻身躲过后面的骑兵,一跃,跳上右边的贼将让出的座骑,两脚一夹马腹,挥刀又向李渊杀来。

李渊又是一声冷笑,引骑后退,翻身控弦,又是一个满弓。这一次,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正中射进毋端儿的咽喉。毋端儿应声落马,一个抽搐,便一动也不动了。

与此同时,夏侯端等数十人控弦出击,连射皆中,贼将纷纷扑地,贼阵大乱。

李渊一声令下,官兵蜂拥而上,杀声震天。那些个贼人哪里还见过这样场面,不敢再战,一哄而散,争先恐后地往后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李渊乘胜追击,横扫周围数十里。李渊传令:“贼已溃不成军,只捕不杀。”

到天黑时,降者已有数千人,在城外站成黑压压的一片。李渊再次传令:

“凡无家可归者,可留下来为皇上效力;愿意回家的就地遣散,回乡安心务农,不得再为贼为盗。”

那些贼兵原本就是农民,只是日子没法过,才跟着造反,如今遣散,大都愿意回去。也有无家可归的,也有家乡不安宁的,闹饥荒的,愿意留下来当兵吃皇粮。清理一下,留下来的,也有两千多人。而对于那些毋端儿抢掠来的财物、妇女,李渊一并下令遣散。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李渊的部队已在龙门城外安营扎寨。夏侯端请李渊进城,到县衙去安歇,李渊说,把城里的房子留给老百姓吧!说着,便骑着马走出辕门,他要到山前山后,四处走走看看。夏侯端等人连忙跟了出来,李渊向他摆摆手,只带胡标一人,向山路走去。胡标下了马,牵着李渊的座骑、而前面引导。

这一天的战事出乎意料的顺利,但李渊的心情却是沉重的。

这一路上,田园荒芜,村落雕蔽,有的村庄只剩下残垣断壁,听不到人声,看不到炊烟。虽然皇上下过诏书,诏令百姓迁入城里居住,就地分给耕地,并要郡县、驿亭、村庄都修筑城垒,但人们还是逃亡,诏令成了一张废纸。

这山道两边的山坡上,原来也是层层梯田,如今都长满了野草。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风送来了几声野狗的叫声,十分凄凉。走到一个岔路口,正想往回走,却闻到一阵恶臭,定眼一看,山脚处有一个草棚,恶臭正是从那草棚传来。胡标跳过几步,挑开草棚,里面是一具死尸,细看,那尸体边上还放着一只破碗。李渊看罢,不禁摇头叹息。在回来的路上,李渊说:

“明日传我命令,让行军司马多带一些人,四处察看,凡尸陈于野者,一律就近埋葬。让那些孤魂野鬼入土为安吧!\"

”是,老爷。“胡标一边说,一边就想,老爷的心真好,应该劝劝沓玉,让她放弃报仇的念头。不想一分心,脚下绊到了一根藤,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到沟里。

”你应该骑马的。“李渊说。

”我是怕老爷的马,晚上不习惯走山路。“

”难为你一片忠心。胡标,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一。”

“等时局安定之后,给你成个家。”

“谢老爷关怀。”胡标十分感动地说。此时此刻,他几乎要向老爷和盘托出沓玉的阴谋了。但他还是忍住了,一则怕老爷不信,二则也舍不得沓玉,他毕竟非常喜欢她。

李渊又带着胡标到各营房看看,然后才回到帐内歇息。

第二天,李世民的大队人马及李府家眷一并到了龙门。李渊依然命他们在城外扎营。

第三天,逃到山里的老百姓纷纷回到城内。龙门城内有了人,这才像个城的样子。又过了几天,周围百里的百姓听说李渊军大破毋端儿,兵驻城外,秋毫无犯,便都向龙门涌来,小小龙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李渊在龙门站稳脚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副帅夏侯端率领,向北扫荡敬盘陀;一路由李世民率领,向东痛击绛州的柴保昌。不日,两路皆告大捷,计收降贼数万人。李渊因此声震河东。李渊在河东稳定局面之后,便在河东郡安了家。河东城就在黄河边上,整座城池都可以听到黄河滔滔的水声。李渊慰抚大使的府第,就安在城西的一所三开间的大房子里,这房子一共三进,后面还有一座不大不小的花园,听说,这里原来是前朝蒲阪知县的府第,后来连住了几任官员,仕途上都不大如意,也就慢慢地荒废了,院子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荆棘,常有狐狸出没。李渊却看中了这里的清静,看中了后花园里那个缺了一个角的凉亭,站在那里,可以看黄河上空绚丽的晚霞和河上飘荡的小船。

安定之后,河东郡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来拜会,李渊也都一一回拜。在这拜会与回拜当中,人们自然都要颂扬李渊的功绩,有的甚至说他是济世的英雄,国家的栋梁。开头,李渊还有点得意,但一想,不好,这种舆论要是让它蔓延开来,传到皇上那里,不是又要引起皇上的猜忌吗?

一个阴影又开始笼罩在李渊的头上。

第(1/4)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逍遥红人潘虹训狗:我能偷听狗子心声综影视之我是反派他她儿子七零闺蜜嫁糙汉,绝嗣宋家一年抱仨人在奥特:我是希望之光全骑士之力的我怎么会穿越到混沌量子血灵珠传奇封州王天命之人极寒末世开局囤积一个港口完蛋!我被校花包围了梦启东梁佣兵1929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师妹结婚了,新郎不是我暴娇老妹误入竹马复仇文学,都别活灵田聊天群的修仙日常完蛋,入赘的驸马竟然是爽文暴君男主和离书拍到暴君脸上,本医仙要回现代萌宝黑掉首富爹地账户后,妈咪她连夜跑路燃尽春夜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都市绝品高手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