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章 第二次倾心
第(1/3)页

六月初,麦子全部收完。

太阳才冒花,胜利农场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麦田拾麦穗,为每年一次的颗粒归仓行动贡献力量。

学生们提着竹篮,踩着一寸两寸的麦茬,打闹追逐,玩是主要的,干活是捎带的,欢声笑语惊飞了觅食的麻雀。

袁木夏漫无目的的走在高出麦地一丈来高的公路上,越听越烦。

每年麦子收割前,负责生产的副场长都会一连十天召开动员大会,家属都被临时召集起来。

到时候收割机在前,家属们跟在后面。

人工收割的山坡地洼也安排了人手。

麦子运回场院。

地里根本没剩几根麦穗。

实在不明白走形式主义干什么,稍稍给鸟雀们留点怎么了。

自然界谁都的活吧。

她跳过路边的树坑,下了坡。

公路的另一边是一片片玉米高粱地,半人高了,土壅了肥上了,草也锄了。

行间插种的西葫芦白芸豆都长的郁郁葱葱。

只隔了一条公路,这边一个人都没有。

袁木夏沿着田梗横竖转了几块田,不知不觉到了山脚下小溪旁。

小溪岸被人走出了一条小路

青翠的玉米高粱长势良好,山上大片大片的山丹花开的正艳。

铺着青草点缀着野花的小路一直通向远方。

生命不屈的绿色,肆意绽放的绚烂,驱赶了袁木夏内心的苍凉,点燃了压抑四年的的情感!

其实六六年之前,她也算个文艺青年,父母都是建国前大学生,家中有很多藏书。

她小学就读完了家里收藏的古今中外所有书籍,作文经常被抄写在学校黑板报上,还代表学校参加市里比赛,得过名次。

她的理想是当个作家。

只是眼看就要高中毕业了,忽然学校放假,高考停止,学生们都串联搞运动了。

她书读得多,有自己的想法。

不参与任何运动,待在家里除了做饭,又将藏书读了两遍,认真做了笔记,祖传的医术都看完了。

就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潮。

她的父母都是a市解放机械厂的厂医,姐姐已经进厂当了工人,哥哥高中毕业厂里待业。

当时政策规定,家里孩子必须有一个上山下乡当知青。

姐姐已经三年学徒期满,成了正式职工,哥哥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当然只有她去了。

青春年华,能去广阔天地投入伟大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不在家里吃闲饭,她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知青办主任是爸爸的老同学,暗中照顾,将她分配到了西北山区胜利农场,成了农场第一批知青。

爸爸的老同学说:农场跟农村不一样,虽然种地,但有工资有口粮,跟厂里的工人一样。

可是很快,她发现。

农场的工人跟工厂工人完全不一样。

农场不只是种地,还农林牧副全面发展,除了种地,还有林业,畜牧,编织类的副业,晚上还得学语录,开忆苦思甜会,批斗会,汇报思想会。

工作量比隔壁公社社员还大。

当年他们这批知青三十人,都来自各大城市,有初中毕业的,高中毕毕业的,还有她这样没毕业的。

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十六岁,都没干过农活,有人都没洗过衣服生过火做过饭。

刚开始男知青还有保护女知青的意愿,大的也照顾小的。

农场领导职工也比较关照。

没多久,大家都发现,种地不是说起来看起来那么简单。

只挖了几天地,手上就全是血泡,脚也被扎伤了。

撒种除草上肥收割碾场,都是体力加技术的活儿。

他们没有体力更没技术。

植树护林放牧编织都不好干。

场里倒是有轻松活儿,轮不到他们。

渐渐地,男知青开始磨洋工,抱怨,女知青哭啼啼,有厉害的敢罢工,跟领导对着干,还内斗。

领导工人觉得他们不是来投入建设的,是来享受的的,干不了活,还个个少爷小姐脾气,也不照顾了。

第(1/3)页
无上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古医天骄,我以病为刀变成吸血鬼,我能吸收同类天赋重生豪门大院,拿下大院千金重生95,首富从挖参开始捡个老婆,小猎户变成大皇帝穿越星际,我成了高质量雌性崽狼回头重回八零:娇美人带崽二嫁了侯府赶走假千金?裁到大动脉啦!微醺夜,我被前夫死对头亲到红温始皇传承让我为白月光捐肾,嫁你小叔哭什么?重生之我是纨绔富二代穿越荒年:锦鲤带全家吃香喝辣瞎眼五年,我的大妖学生干碎修仙界修罗剑神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暗潮吻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重生嫡女归来,摄政王宠入怀快穿:工具人翻身讨老婆重生63:寻山采药带飞全村七零觉醒:踹掉渣男后我转头嫁军官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后逆袭了七零:炮灰夫妻发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