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到了八月中旬。
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
天刚亮,苏家就忙活起来了。
天香楼这一单足足两百斤,苏小叔的牛车肯定是放不下的。
所以前几日,苏行就把家里的板车找了出来。
这板车是苏父当年运木头用的。
比苏小叔的牛车大了一圈。
三兄弟把巧芽分筐装好,放在板车上。
筐子垒成两层,堆得高高的,刚好放下。
苏丰在前面拉车,苏行和苏润在后边推。
“辛苦大哥,后半程换我来。”
“我看我们家也该买头畜牲了!”苏润开口提议。
进村出村的,还是有头畜牲方便点。
苏丰笑着接话:
“行!等过段时间钱攒够了,就买头畜牲!”
“到时候你上下学堂,也方便些!”
中秋之后,苏润的‘田假’也就到期了。
苏润没接茬,胡乱应了一声,就催着苏丰出发了。
土路崎岖不平。
车上又装得满满当当。
三人拉着一车巧芽,走了快一个半时辰。
直到巳时中才赶到天香楼。
高掌柜正在后门心急火燎地等。
看到这一车巧芽后,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你们可算来了!”
还不到午时,天香楼就已经来了不少食客。
个个都点明要品浆尝菜。
浆还好说,磨了送上去就是!
就是这菜一直没送来,急得高掌柜嘴角都起泡了。
高掌柜招呼小二把菜搬走,吩咐厨子准备开做。
苏丰和苏行帮着卸货。
苏润被带去了前厅的账台结账。
“前几天、还有今天的菜钱,一共是六百二十文。”
“除去一百文定钱,这里是五百二十文。”
“你点点!”
一百文就是一钱,一般会串成一串。
苏润手里正拿着五串零二十个铜钱。
这账再清楚不过了。
“苏兄弟,少东家今日邀了好些同窗。”
“说要吟诗作对,还设了彩头。”
“老哥看你也是读书人,给你在二楼留了位置……”
不等高掌柜说完,苏润急急摆手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