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姨听罢,不再聊这个。
宋诗予这个孩子,自小长得跟洋娃娃一样,可她的爸妈因感情不好在她上初中那年离婚了。
夫妻二人在法院争执,谁都不想要宋诗予的抚养权。
为了让法院判离婚,宋爸爸还是接下了宋诗予的抚养权。
二人离婚后,宋妈妈立即去了国外。
宋爸爸接了宋诗予的抚养权,却不养她。将她丢给了自己的老母亲,也就是宋诗予的奶奶,便一直在外地工作。
不到一年,宋爸爸成了新家,生了个儿子。
自此,宋爸爸越发不回老家,除了每月给点微薄的生活费,就没露过面。
宋诗予便和奶奶相依为命,上学靠学校奖学金。
有段时间,宋爸爸失业,没给她打钱。宋诗予便和奶奶出门捡垃圾,卖废品。
后来哪怕宋爸爸按时打钱,宋诗予也习惯了捡垃圾的生活,卖废品补贴家用。
明明长得跟花儿一样的姑娘,却时常与废品为伴。
就算如此,她也会将自己和奶奶身上打理得干干净净,将家里收拾得整整洁洁。
朱阿姨记得上一次见到宋爸爸,是她奶奶决定将房子过给宋诗予。
虽然这是套老房子,但也是潭市市中心的房子,说不定以后会被拆迁。
宋爸爸自然不允许她奶奶把房子过给这个没有感情的女儿。
可奶奶坚持如此,宋爸爸便当场发了话,宋诗予满18岁后,他不会给她一分钱。
最后,宋爸爸摔门而出,再也未曾回来。
宋诗予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是高中放暑假在工厂流水线上打工挣的。
入校后,还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再加上成绩优秀,获得了不少奖学金。
宋诗予才坚持到了大三。
朱阿姨这次见宋诗予气色好,穿得光鲜,也知她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年轻人啊,只要踏实勤奋,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朱阿姨从家里提来一袋水果,放到宋家的桌上,“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宋诗予没有拒绝,“谢谢阿姨。”
宋诗予稍微收拾完房间后,便去疗养院看奶奶。
奶奶是在她高考完后得了老年痴呆,就仿佛憋着的一口气散了,病情如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
她要打工又要去京市上大学,不得不将奶奶送到疗养院。
第一年住疗养院的钱,还是朱阿姨垫付的。
上大学后,她不断给人做家教、打寒暑假工,拿奖学金,终于将钱还给了朱阿姨。
今年,有了自媒体这笔收入,她想让奶奶得到更好的照顾。
除了朱阿姨的日常看望,她还想为奶奶专门找一个靠谱的护工。
疗养院的位置在郊区,周遭环境安静,适合老人疗养。
宋诗予在大门口做好登记,进了院中。
冬天外边风大,老人们都待在各自房中。
宋诗予来到奶奶所住的房间,看见奶奶和暑假见过的李婆婆面对面坐在烤火架旁边烤火。
南方没有暖气,空调有时也不顶用,最好的取暖方式便是电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