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嘞,这是什么情况?韦导师怎么自己把自己推翻了?这是缴械投降了吗?”
“大新闻!这是大新闻!虽然是丑闻,但绝对劲爆!我已经想好明天的头版头条怎么写了!”
“看不懂,看不懂。这种操作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台下的记者有的疑惑,表示没看懂韦长星的操作,有的则异常兴奋,钢笔在稿纸上上下飞舞,笔尖都要擦出火花了。
他们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报告会的成功与他们关系不大,但出现爆炸性新闻是他们可以见到的。
除了孟钰这种有特殊情感的,其他人大多抱着看客的态度。
“陆导,这怎么办?现在采访没成功,反而先出了大事故。”孟钰侧过身问道。
虽然声音很轻,但听得出语气很急切。
陆行本来想着敷衍了事,毕竟这和他们的关系不大,但考虑到孟钰和白江波的关系,以及上面别有意味的态度,陆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顿了顿,耐心地安慰道:“别着急,你看台上的人都没急,说不定这是他们的计划。”
“哈哈!台上坐着心上人,咱们小钰的心都乱了,都要掉小珍珠嗷——!”
魏大龙不合时宜地开了句玩笑,让原本就僵硬的气氛更加紧张。
杨宁馨眼疾脚快,一个脚后跟踩在魏大龙的脚上,直接让魏大龙淘汰出局。
杨宁馨把单脚乱跳的魏大龙挤到一边,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孟钰的肩膀上,像知心大姐姐一样安慰道:“陆导说的有道理,台上的人是什么水平,你还不清楚吗?别自己吓自己,要不我们出去走走,反正这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
孟钰抿着嘴唇,轻轻摇摇头,表示自己要继续听下去。
其他人也没坚持,按照计划做着自己的工作。
记者那边乱成一团,学者这边要好不少。
他们不像记者那般一惊一乍,毕竟类似的学术探讨他们见过太多,这次也就相对奇怪一些而已。
提出问题的老教授也是如此。
说实话,他提这个问题不完全是故意刁难,毕竟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问题。
在场的人多少会给一些面子,但作为学界的老一辈,他决定撇开其他因素直接提问。
韦长星的回答很完美,但角度似乎错了,这让他心中有了顾虑。
哪怕把问题转移出去,或者用其他理由搪塞一下也行,现在这该如何收场?
心里正烦闷的老教授抬头看了看,突然发现了韦长星贼溜溜的目光,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小子玩的是欲扬先抑,害他白担心了这么长时间,他差点以为要和京海大学闹掰了。
韦长星静静地站在台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台下观众的反应,这和他预想中的差不多。
白江波则是转过头看了韦长星两眼,对韦长星的表现不是很满意。
他自然知道韦长星在卖关子,但韦长星不光眼神没藏住,连那强行下压的嘴角都在抽搐。
不及格!
随着台下的声音渐渐变小,韦长星重新拿起话筒,轻轻地咳了两声。
“咳咳,相信大家刚刚已经充分交换了意见,那么接下来我继续我的回答。”
众人或是惊讶,或是微笑,但全部都闭上嘴,等待韦长星的后续发言。
有了这句话,原本坐立难安的书记和校长也暂时平静下来,想看看韦长星究竟想做什么!
“经过刚刚的计算,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理想的二维材料不存在’,但是这和石墨烯是二维材料并不冲突。”
又是一个重磅炸弹,台下观众无不竖起耳朵。
“石墨烯的特性是实验得出的,它确实有超越三维材料的物理性质,但它又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二维材料。”
“由于缺少严谨的实验,所以以下观点来源于我的分析和猜测。我认为,石墨烯并不是规整的平面,而是有卷曲和褶皱的。”
“相邻的两个碳原子有纳米级的落差,但对于其整体来说还是可以被当做二维材料,所以我才会说这两者并不矛盾。”
听到这个猜测性的解释,各位学者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先排除了实验作假的可能性,因为后续很多实验室都会进行复现,如果连复现都不成功,那么讨论是不是二维材料就没有意义了。
再结合当前石墨烯表现出来的特性,这个解释应该是最符合常理的。
老教授默默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了这个作答。
后续验证需要时间,在报告会上完成不现实,但这给了众人一个交代。
看到老教授的态度,书记、校长相继松了一口气,这算是勉强过关了。
一旁的孟钰也激动地捏起小拳头,缩在胸前小声地“耶”了一声。
杨宁馨无奈地扶着额头,看着孟钰露出了姨母般的笑容。
魏大龙张了张嘴,突然想到隐隐作痛的右脚,又老老实实地把嘴闭上。
解答完最刁钻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一些小打小闹了。
“我听说第一篇文章曾被《nature》拒了稿,我可以问一问您当时的感受吗?”
一个年轻学者提出了一个充满恶趣味的问题,原本放松下来的众人又坐直身子。
这下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了,台下全部都是吃瓜群众,一个个看热闹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