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正龙回过神来,神色严肃:“谢县令,你可知欺君大罪?”
陆明远立刻跪下:“下官不敢!实不相瞒,那妇人今年三月才开始试种。洛河决堤后,百姓们崩溃绝望。下官得知此事时,还不清楚它是何物、能否推广、亩产多少。不敢贸然上报,只能瞒着知府大人让祥和县的百姓种上。当时下官都不敢说这东西能当粮食,只说能暂时充饥,而且能在入冬前结果,大家才将信将疑地大面积播种。”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今正是银薯收成的时候,下官天天往各村跑,就是为了统计数据好上报朝廷。”
韦正龙听罢,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他的目光在陆明远满是泥泞的鞋子和裤腿上停留片刻,又看向窗外忙碌的百姓。
陈冬在一旁急不可耐:“黄大人,这银薯若真如谢县令所说,那可是救命的东西啊!”
韦正龙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谢县令,你可有详细的种植记录和产量统计?”
陆明远如释重负,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下官这些日子就是在做这个。这里有各村的种植面积、收成情况,还有百姓们的反馈。”
韦正龙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屋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良久,韦正龙抬起头,目光如炬:“谢县令,此事关系重大,容我细细斟酌。明日一早,我们实地考察一番。若属实,本官定会如实上报朝廷。”
陆明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只是下官担心知府大人那边”
韦正龙微微一笑:“无妨,这事就由本官来处理。你且安心准备明日的实地考察。”
陆明远如蒙大赦,连连叩首:“多谢钦差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待陆明远退下,陈冬凑近韦正龙:“你真打算上报朝廷?”
韦正龙沉吟片刻:“若此事属实,确实是救民于水火的良策。只是牵涉太广,需要从长计议。”
陈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窗外,夕阳西下,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小城镀上一层金色。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周琴站在院中,目光远眺,思绪万千。突然,一阵喧闹声打断了她的沉思。
她转身望去,只见一群人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是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面容严肃,目光如炬。周琴心下一惊,连忙整理衣裳迎上前去。
“民妇见过大人。”江宩屈膝行礼,余光瞥见了熟悉的身影—县令陆明远正笑眯眯地站在一旁。
中年男子微微颔首,“周琴不必多礼,本官是奉旨来此调查的钦差韦正龙。”
周琴强自镇定,“原来是黄大人,不知大人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韦正龙直视周琴,“听闻周琴发现了银薯,解了祥和县的燃眉之急,本官特来拜访。”
周琴心中暗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大人谬赞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韦正龙打量着眼前的女子,见她言谈举止不凡,心中更添几分好奇。“周琴可愿与本官详谈?”
周琴略一思索,便点头应允,“大人请。”她侧身让开,将一行人迎进简陋的院子。
院中晾晒着几张纸,引得众人驻足观看。周琴见状,解释道:“家贫,只得自制些纸张贴补家用。”
韦正龙拿起一张细细端详,眼前一亮,“好纸!竟不输宫中御用宣纸。”
周琴谦逊道:“大人过奖了,不过是粗制滥造之物。”
一旁的陈冬也凑上前来,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纸张。“周琴可有存货?本官想买些。”
周琴微微一笑,“有的,待会儿我给大人准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