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季阳被岳父叫到公司帮忙。明亮的落地窗外,华城的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
他坐在诸明远的位置上,认真处理着各项工作。桌上的文件堆得很高,但他丝毫不显疲态。每处理完一项,就拿给诸明远过目。
诸明远坐在会客区的真皮沙发上,把玩着九龙合玉珠,悠闲地品着茶。这小子办事很有章法,让他省心不少。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季阳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诸明远看着认真工作的女婿,心中暗叹:可惜不愿意接班,不然用不了几年,他就能安心退休抱孙子了。
说到孙子诸明远打了个哈欠,偷偷瞄了眼正在忙碌的女婿。年轻人精力旺盛他能理解,但也不能这么造啊。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吩咐食堂准备了人参鹿茸鸡肉粥。
谁知道吃完没多久,季阳就开始浑身燥热,不停喝水。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涨红,没一会儿就流起了鼻血。
“小阳!”诸明远吓了一跳,赶紧让秘书送来西瓜给他败火。
看着狼吞虎咽吃西瓜的女婿,诸明远暗自摇头,得让老婆准备些温和的补品才行。这小子看来是虚不受补。
晚上,季阳在家吃饭。诸明远有应酬没在家。
他还没到可以参加那个圈子的时候。等他拿到高考状元的头衔,诸明远自然会带他进入上流社会。
在华城,子女的成绩就是父母最大的脸面。
餐桌上,林雅端来一大碗鸽子汤,汤色浓郁,香气四溢。季阳看着碗里漂浮的枸杞和人参片,有些发懵。但丈母娘的好意不能辜负,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
诸葛雨坐在对面,看着他绿油油的眼神,心里发虚。这汤对男人这么管用吗?看来今晚她要遭殃了。不过她也没太担心,下午她也喝了不少补汤。
洗完碗后,季阳直接闯进诸葛雨的房间。房间里还残留着少女特有的清香,让他心跳加速。
诸葛雨正愣愣地盯着床上的衣服发呆,被他从后面抱住,手就不老实起来。她能感觉到他的体温比平时更高,呼吸也更粗重。
她拍开他的手,转身嗔怒道:“去收拾东西,今晚出去住。”
季阳愣了一下,他正琢磨着该怎么忽悠她,没想到她主动提出来了。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炙热。
林雅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小两口,哭笑不得。这补身子怎么变成了玩命造?她摇摇头,拿出手机准备约中医。看来得说服小阳接受一套房子,两代人住在一起确实太尴尬了。
晚上,诸明远回到家,没见到女儿女婿也没多问。年轻人出去玩玩很正常。
他正想和老婆商量给女婿补身子的事,却发现林雅也欲言又止。两人对视一眼,一说才知道,今天一家子都在给季阳进补。
诸明远揉了揉眉心,和林雅相视苦笑:今晚这闺女估计要遭罪了。
夜深了,酒店的房间里,季阳正沉浸在数学模型中。他的笔在纸上快速移动,复杂的公式和图表逐渐成形。
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
诸葛雨困得睁不开眼,但还是提醒他:“接吧,你还嫩着呢,就想随随便便挂断人家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浓浓的京片子:“请问是华城明德中学季阳同学吗?”
“是的,您是?”季阳放下笔,语气平静。
“我是京华大学东陵招生办的龙老师”对方说他可能达到京华大学的录取线,想问他有没有意愿去京华大学读书。
季阳直接愣住了:“龙老师,志愿不是已经填了沪江大学吗?”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疑惑。
“没关系,今年考题特殊,很多优秀学生都把志愿降低了两个档次。我们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提前录取你。”龙老师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诸葛雨差点笑出声:沪江大学比京华大学低两个档次?她翻了个身,继续听着这场有趣的对话。
季阳明白了,今年可是自主招生的第一年,京华大学想趁机捞人。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龙老师,我已经摸清楚我的成绩了。明德的老师刚跟我说过,以我的成绩是我选学校,又不是学校非得选我不可。我根本感受不到京华大学对我有多重视。”
电话那头的龙焕文赶紧说道:“季同学,有事好商量!咱们京华大学绝对是最有诚意的!明德只告诉你总分,我们可以告诉你详细分数!”
龙焕文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难掩的兴奋和激动,连说话的语速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季阳同学,我这就把你的高考成绩念给你听——语文140分,语文148分,英语145分,理综298分,总分735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个分数,毫无疑问是东陵省状元。根据我们京华大学掌握的情况,你也将是今年全国的高考状元!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诸葛雨趴在季阳身边,小耳朵贴着手机偷听。听到这个消息,她忍不住在季阳脸上连亲了好几口,眼中满是喜悦。她的小手不安分地在季阳胸口画着圈圈,似乎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
季阳轻轻握住她不安分的手,虽然之前估分已经有了大致判断,但正式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还是感到一阵如释重负。估分毕竟带着主观因素,现在比预估高了3分,看来是作文阅卷老师手松了些。
诸葛雨心里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数学和理综考得太过惊艳,阅卷组在合理范围内多给了些分数。这种事情并不罕见,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某些科目表现出极高水平的考生。
电话那头的龙焕文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我们京华大学不仅让你任选专业,要是你报考理工科专业,我们承诺从入学起就配备院士级导师,直博名额给你留着,最快6年就能读完博士。这是我们对优秀人才的最高规格待遇。”
龙焕文的声音变得更加郑重:“另外,我们给你40万入学奖励。这是我的底线,入学后实际金额只会更高。我们京华大学从未给出过如此优厚的条件。”
看到季阳的农村户口后,龙焕文就决定用重金来吸引。这次他是下了血本,就是要把这个天才招到京华大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