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姐,既然钱不是姜雅菊的软肋,不如从其他方面入手。”他收回目光,语气中带着几分思索。昏黄的灯光下,他年轻的面容显得格外沉稳。
林玉环闻言抬起头来眉头微蹙:“明天我再去打探打探。”
话虽如此,但她心里也没什么把握。请假时间所剩无几,如果实在谈不拢,只能另觅他人。不过说实话,姜雅菊这个人她很中意。独居、手艺好,最重要的是不会有太多家庭牵绊。
饭馆的后厨传来阵阵香气,伴随着锅铲翻炒的声响。老板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走来,浓郁的香味瞬间充满了整个包间。
“来来来,尝尝这道招牌菜。”老板笑呵呵地放下盘子,又麻利地摆上几个素菜,“都是新鲜的时令菜。”
周斌搓了搓手,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满意地点头:“味道确实不错,比上次还要好。”
“纺织厂那边已经稳定了,每月至少能拿到几十匹布料。”林玉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在在座的几人身上扫过,“就是运输还得麻烦刘哥。”
周斌爽朗一笑,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来:“这你尽管放心,我手下那些司机都是老伙计了,一旦有车前往都市,立马发消息给你。”他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现在查得严,但都有门路。”
“我这边也没问题。”钱志强接过话茬,眼中带着笑意,“就担心产能供不应求。最近找我要货的人越来越多了。”
林玉环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快了。”她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街道,“你们看省城街上,小商小贩越来越多,这是个信号。市场放开迟早要来,到时候咱们做生意就不用这么遮遮掩掩了。”
这番话让在座几人眼前一亮,周斌更是激动地拍了下桌子:“要真是那样,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声音之大,引得隔壁包间的人都探头张望。
钱志强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刘哥,小声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街道上亮起了零星的灯光。
杨辉骑着那辆引起全村轰动的“永久车”,在暮色中穿行。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土路,发出细微的震动。他先把林玉环送回家,才在月光下往自家赶。
推开家门,昏黄的灯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地上,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杨辉心头一暖,知道父亲又在等他。
“爸,这么晚还不睡?”他轻声问道,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杨守田坐在炕上,正在用布条给一双旧鞋子打补丁。听到儿子的声音,他抬起头,笑呵呵地说:“老了睡不着,正好给你留个亮。”
屋子里飘着淡淡的煤油味,墙角的老式留声机正在播放着戏曲,时不时传来几声沙沙的杂音。这是杨辉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场景,却在此刻让他鼻子一酸。
他脱了外衣上炕,看着父亲布满老茧的手,突然开口:“爸,咱家现在条件好些了,我工资也要涨了,趁着农闲把房子重建了吧?”
“好啊好啊。”马守田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活计,“对了,你高婶今天来说要给你说个对象,是隔壁村的,听说人不错。”
“爸,这事先缓缓。”杨辉摆摆手,语气坚定,“林姐那边正缺人手,我哪有心思谈对象。再说我才十九,不着急。”
杨守田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继续低头补鞋。
第二天一早,林玉环没有直接去找姜雅菊,而是在附近打听起了她的底细。她穿梭在街巷之间,时不时停下来和人攀谈。
“姜雅菊啊,那可是个苦命人。”卖豆腐的老周摇着头说,“以前在纺织厂当裁缝,手艺没得说。”
“那后来怎么不干了?”林玉环状似随意地问道。
卖菜的韩婶凑过来,压低声音:“还不是因为那档子事。她闺女”说到这,韩婶欲言又止,只是摇了摇头。
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勾勒出一个令人心疼的故事。原来姜雅菊曾有个女儿,却在那场动荡中不堪羞辱,选择了轻生。从那以后,姜雅菊就像变了个人,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很少与人来往。
林玉环心中一震。她原本只是想找个手艺人,现在却对姜雅菊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那种失去至亲的痛苦,她再清楚不过了。
再次站在姜雅菊家门前时,林玉环已经打定了主意。这次,她要不惜代价把人请来。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姜雅菊憔悴的面容。看清是林玉环,她眉头一皱:“又是你?”语气不太友善。
林玉环没有因为对方的冷淡而退缩,反而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姜师傅,这次我是来谈别的事。我想请您来负责服装设计和生产。”
“没兴趣。”姜雅菊转身就要关门。
“每月二百块工资,而且”林玉环快速说道,声音里带着诚恳,“只要您帮我五年,您今后养老送终生病吃药我全部承担。”
缝纫机的声音戛然而止。
姜雅菊手中动作一顿,:“你说真的?”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当然。”林玉环黄重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同,“我们可以签合同,您还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人做见证。如果我违约,您可以去法院告我。”
姜雅菊接过合同,手指微微颤抖。
“让我考虑考虑。”她终于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
林玉环点点头,知道事情已经有了转机。她转身离开时,听到身后传来缝纫机重新启动的声音,那规律的“嗒嗒”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即将改变的人生。
第二天,姜师傅和林玉环签了合同。
“这是我的住址。”她从包里取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递给姜雅菊,纸条边角因为反复检查而略显褶皱,“以后有业务上的是事找杨辉就行,他会负责跟您对接。”
姜雅菊接过纸条,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摩挲着纸张边缘:“你不管这边的事?我还以为能直接跟你联系。”
林玉环抿了抿唇,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我还在省城念大学,只有寒暑假能回来。平时的事务都是杨辉在负责,他经验丰富,人也勤快,您尽管放心。”
听到她是大学生,姜雅菊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姑娘。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确实不多,更别说还能同时打理生意。她不由得对林玉环多了几分另眼相看。
“那布料和样衣”姜雅菊话未说完,就被林玉环轻声打断。
“明天让杨辉给您送过来,”她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您先看看样衣的做工和款式,如果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随时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