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陈玉梅和苏明月正焦急地等着。屋里的油灯摇曳着,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爹,你脸色这么差,可是不舒服?”苏明月连忙端来热茶,又拿来干净的帕子。
苏远山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这才感觉胃里好受些。他叹了口气,将路上遇到的事娓娓道来。说到那群流民时,他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若不是明月做的竹弩”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今日的结局恐怕就不是这般了。”
陈玉梅听完,颤抖着抱住儿子:“远山,苦了你了”她的眼泪滴在苏远山的肩头,很快洇湿了一片。
苏明月默默擦去眼泪,心中暗暗发誓要多做些竹弩,保护家人平安。她看着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祖母佝偻的背影,心如刀绞。
“娘,明月,别担心。”苏远山故作轻松地笑道,“有明月这个福星在,咱们家不会有事的。”可他的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当晚,青西村开始封村。
各个路口都竖起了尖锐的木桩,火把将夜色驱散。铜锣挂在村口,随时准备敲响警示。巡逻的村民背着柴刀,三三两两地在村中游走。
苏远山将苏明月做的竹弩分给家人,又送了几把给两个兄弟。虽说这些小玩意儿在官差眼里不算什么,但在乱世之中,却是保命的利器。
夜深了,苏明月躺在炕上,听着外头巡逻的脚步声,久久无法入睡。
远处传来狗吠声,紧接着是一阵骚动。苏明月猛地坐起身,握紧了手中的弩。片刻后,才听见有人喊:“没事!是张家的狗看见野猫了!”
她这才松了口气,却发现手心已经沁满冷汗。窗外的月光惨白,照在院子里的柴堆上,投下诡异的阴影。
村里的气氛越发紧张。白天,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压低声音议论着外头的形势。晚上,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连平日里爱串门的婆娘们也不敢出门了。
苏明月知道,这个夜晚,整个青西村的人都在担惊受怕。而这,不过是开始。她翻了个身,想起白天在村长家听到的只言片语。
“听说官府已经”
“粮价又涨了”
“城里都在”
这些零碎的话语在她脑海中盘旋,久久不散。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难。但此刻,她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弩,守护这个家。
外头的风声呼啸,吹得门窗咯吱作响。苏明月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
青西村外的山林间隐约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蹲在草丛中,眼神不时瞟向村子的方向。
他们脸上带着饥饿和疲惫,眼底闪烁着一丝希望与不安。有人抱着膝盖蜷缩着身子,试图抵御夜晚的寒意;有人则紧张地搓着手,目光在同伴间来回游移。
“大哥,我刚才去打探过了。”一个瘦小的男子匆匆跑来,脚步虚浮,气喘吁吁地压低声音道,“村子四周都有人把守,连个缝都钻不进去。”
付大哥皱着眉头,抬头望了望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只能等天黑了。”
“付大哥,咱们为啥非要选这个村?”一个年轻人小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隔壁村守卫松懈多了。”
“你懂什么!”付大哥瞪了他一眼,随即压低声音解释道,“我打听清楚了,这村子家家户户都有存粮。抢一次,够咱们吃好几个月。”
年轻人声音有些哽咽,“我得救我家狗子,他都好几天没吃饱了。孩子饿得整夜哭,我这个当爹的”说着说着,他低下头擦了擦眼角。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不少人都默默低下了头。有人叹了口气,有人攥紧了拳头。饥荒年月,谁家都不好过。
“都给我听着,”付大哥环视众人,压低声音道,“咱们只拿粮食,不伤人命。他们有的是粮,咱们就拿点救命的。”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眼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
村中巡逻队正在四处巡视,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宁河突然停下脚步,眯着眼睛望向山上。他的直觉告诉他,那里似乎藏着什么。
“宁河,发什么呆?”宁虎生见他驻足,走过来问道。火光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显得格外严肃。
“虎生哥,”宁河指着远处的山林,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那边好像有点不对劲。”
宁虎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枯黄的树林,乍看之下并无异常。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宁河的直觉向来准确。
“走,过去看看。”他沉声说道,示意其他人小心行事。
六个巡逻队员手持武器,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靠近山脚。走在最后的宁水强突然伸手拦住众人,他的动作轻缓而坚决。
“怎么了?”宁虎生回头问道,声音压得很低。
宁水强盯着山上某处,眼神凝重,“那里有人。”他的语气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隐藏在暗处的身影。
“你确定?”
“我在山上打了这么多年猎,”宁水强低声道,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方向,“那些鸟儿的动静不对劲。平常这个时候,夜莺该叫第二轮了,可是现在”
宁虎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派宁河回村叫人增援。没过多久,十几个村民拿着农具赶来,他们放轻脚步,谨慎地靠近山坡。
就在这时,一群鸟儿突然从山上惊飞而起,扑棱棱的翅膀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他们跑了。”宁水强语气遗憾。
众人登上山坡,借着月光查看地面。果然发现地上留有明显的脚印,有大有小,杂乱无章,一路延伸向后山方向。还有几处草丛被压倒的痕迹,显然不久前这里确实藏着一群人。
“水强兄弟真是神了!”宁虎生由衷地感叹道,拍着宁水强的肩膀,“要不是你及时发现,让这帮人摸进村里,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对宁水强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猎户,此刻在众人眼中变得不一样了。
这件事后,宁水强父子凭借多年打猎的经验,成了村里重要的“眼线”。他们专门负责观察山上的动静,防止流民偷袭。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巡山,直到深夜才能休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对一直被村里人看轻的猎户父子,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村里人见了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爱答不理,而是主动打招呼,有时还会送些自家种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