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
“不行!”
“两两?”
“”
最终,在苏明月的软磨硬泡下,陈玉梅又掏出了五两银子。看着孙女欢天喜地跑开的背影,她摇摇头,嘴角却带着笑意。
终于,在第五天,一小瓶金黄色的液体摆在了桌上。
“月月,快看!”陈玉梅得意洋洋地晃着瓶子,“祖母赢了!”
苏明月立刻化身小迷妹,“祖母太厉害了!几十年前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她凑近瓶子仔细观察,“这个能保存多久?”
“至少半年。”陈玉梅的语气里满是自豪,“你那边怎么样了?”
“就差一点点”苏明月搓着手指,眼神飘忽,“不过还需要一点经费”
“多少?”陈玉梅的表情已经开始僵硬。
“五两”
陈玉梅的笑容彻底凝固了。这孙女,真是越来越会要价了!
但话已出口,只能认了。她从钱箱里数出五两银子,递给苏明月时还是忍不住叮嘱:“这是最后一次了,听到没有?”
“知道啦!”苏明月接过银子,在祖母脸上亲了一口,“祖母最好了!”
看着苏明月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陈玉梅摇头苦笑。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靠谱点?
一旁的苏远山揉着酸痛的胳膊,看着这对祖孙的互动,不由得感慨。他这个当爹的,怎么就成了她们比试的工具人呢?
夜深了,苏明月蹑手蹑脚地在柴房忙碌,时不时抬头看看月色。她得赶在天亮前完成最后的步骤。
苏明月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刚画好的图纸,这已经是第四版图纸了。这些天为了做蒸馏设备,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耗在了设计上。零件都是让爹送去铁匠那打的,每一次修改都意味着重新打造,花费不菲。
虽说自己在现代时就对机械颇有研究,但要用这个时代的工艺实现设想,还是困难重重。
院子里飘来阵阵饭香,陈玉梅正在厨房忙活。苏明月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色,叹了口气。
“爹,这次应该差不多了。”她转身走到堂屋,将图纸递给正在整理账本的苏远山。
苏远山接过图纸,眼睛微眯,仔细端详起来。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跳动,映出几分疲惫。“闺女,这次真的行了?前几次你可都说能成。”
“这次我反复推演过了,结构更简单,工艺要求也低了不少。”苏明月在他身边坐下,指着图纸解释道,“你看这里,改用木制框架,成本能降低一半。”
苏远山点点头。女儿这些日子确实用心,就是花销着实不小。
“对了爹,”苏明月忽然压低声音,“手里这五两银子我准备去置办几坛好酒。”
“买酒?”苏远山一愣,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晕开一团墨渍,“咱家不是能自己酿吗?”
“现在粮食不够用,买现成的更划算。”苏明月摆摆手,“再说了,剩下的钱还有别的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