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里透出的淡光,如果仔细的看,就能看出,一共分为左右两团。两团光晕大小都差不多,一团光晕稍稍明亮一些,另一团则暗淡一些。
普通人如果看到这样的光团,可能只是觉得棺材里面怎么会散发出这样淡淡的光。但懂行的人分辨清楚之后,就能确定,这两团光晕其实是无数个非常细微的光环所组成的。
这两团光团,大有来头,简单说,光团是一种风水宝地才会出现的异相,而这样的风水宝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太极晕。
古往今来的风水宝地,都是天地孕育而生,属于天设地造,独一无二。
中国人研究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国人不管搞什么东西,都要玩到极致,风水也不例外。
那种天然的风水宝地,毕竟可遇不可求,所以,古代某些风水大家,就逐渐琢磨出以人力改变环境,刻意营造风水的手法。
这样的故事从古至今多了去了,不用细述。
在我们的行话里,天然的风水宝地,这属于天道,人为营造出来的,则被归类于“术”。
天道和人术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话说回来,能用人力营造风水,是相当厉害的。风水师的道行越高,所营造的风水就越顶级。
如果能将太极晕这种夺天地造化而生的风水奇观复刻出来,那都是把地脉风水这一行玩到登峰造极的牛人。
我对风水略懂皮毛,自然也能看得出,棺材里透出的光团,肯定不是天然形成的太极晕宝地,而是高人以极其超群的手段复刻出来的太极晕。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这片雄狮护砂的风水地之所以堵住风眼,其实就是在利用它的地脉风水走势,然后在风眼这个独特的位置加以改造,从而产生了太极晕独特的奇景。
这片风水地,肯定和白八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纵观整个白八门千百年来的历史,把风水这一行钻研到极致的,无疑就是明代的大师宋连子。
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根据常理就能判断出来,以人力营造太极晕,除了宋连子之外,应该没人能做到。
即便不是宋连子亲自出手,肯定也是他的嫡传子孙。
如此说来,这片风水地,甚至这套三重的棺椁,可能就是宋家人的。
棺材里的确没有什么响动,我一发现这些,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棺盖还是异常沉重,连推带撬,又是费了老鼻子的力气,才把棺盖推开了一半儿。
这时候,木棺内部的情景,基本上已经可以完全看清楚了。一眼望去,我心里顿时又是一阵惊讶。
棺材唯一的作用,肯定就是葬人,但这口木棺的内部,并没有尸体。
木棺的底部,有一片浅浅的积水,估计也就是几厘米高,积水里面,有两条鱼,都已经死透了。
除了这片积水和两条死鱼,木棺的内部再没有其它任何东西。
这是我完全预料不到的结果,搞这么大的木棺木椁,最后棺材里没人,只有两条死鱼,难道就是为了安葬这两条鱼?
棺材里的两条鱼只有一巴掌长,死去之后,鱼已经烂的只剩下骨头。
我觉得,这不是两条普普通通的鱼,一条鱼的鱼骨莹白如玉,另外一条鱼的鱼骨则漆黑如墨。
更重要的是,从两条鱼的鱼骨形状构造来看,显然和别的鱼有很大区别。这两条鱼的鱼鳍很长,形状就像是龙爪,鱼头上面的两根鱼须也特别长,鱼骨更像是骨头,而不像细密的鱼刺。
我知道,有些懂风水的人会在家里或者院子里选好位置,然后养两条风水鱼,但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谁会在棺材里面养鱼,而且还是两条怪里怪气的鱼。
看着棺材里面浅浅的积水,还有两条鱼的鱼骨,我顿时就摸不着头脑了,费了这么半天劲儿,最后却得到了如此结果,我不仅疑惑,而且很不甘心。
可是,整个棺椁都被我给拆散了,如果还有什么东西,我不可能看不到。我想了想,用钢钎把棺材底部慢慢撬开一条缝隙,让棺中的积水全部流出去。
等到棺材中的积水流尽,我用钢钎在棺材的底部轻轻敲了敲。
钢钎敲击之后,发出的声音不是那么沉闷,我的心顿时一跳,急忙又敲了两下。
等到这次敲击之后,我可以确定,棺材的底部下方,应该是空的,否则的话,不会发出这种声音。
这么大的棺椁下面,竟然另有乾坤,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又萌生了新的希望,立刻开始敲打棺材的底部。
这口沉重的棺材,最后几乎也被硬生生的给拆散了,把棺材残存的部分推到一旁,地面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直径大概一米左右的小洞。
手电的光照射下去,可以看到这个小洞应该有三四米深,小洞的底部,好像被打磨过,地面非常平滑。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现,我立刻又返回到铁栅栏那边,跟玉芬喊话。玉芬这时候也知道了大概的情况,躲在养尸地外面,彼此之间喊话的声音,基本都能听得到。
玉芬那边没什么意外,他和大甜瓜也很安全,我就放了心,专心致志的继续琢磨棺材下面的小洞。
我在上面固定了一根绳子,然后顺绳子滑了下去,等双脚一落地,我就确定了之前的想法,地面的确被人为的打磨过,大概十几平方的地面,和镜面一样平整。
平整的地面上雕刻着非常非常复杂的纹理,猛然看上去,就像是繁复的星盘,在这个地方的正中央,有一块大概两三平方的范围,平滑的如同玉石。
这地方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只在正中央留下了一个像是枕头一样的玩意儿。
我看了看,那竟然真的是一只玉石雕出来的玉枕。
看到这只玉枕,一个念头很自然的浮现出来。我怀疑,正中央那块很平滑的地方,之前似乎躺着一个人,那只玉枕,就枕在这人的脖子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