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阵亡后,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相当于三十六石大米,随后终身每月给六斗粮食。”
“如果士兵致残,无人继承位置,则给予父母妻子终身半份军饷。”
“军官阵亡,其嫡长子可以继承职位,如果儿子年幼,可以发给全额工资一直到成年继承职位。”
“如果没有嫡长子,则按顺序由嫡长孙、次嫡长孙继承。”
“钦差大人,您算算从山东至广东,大明数省卫所官军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银两。”
“如果用降倭作战,他们只需要口粮即可养活,战死者挖个坑埋了就是。”
“如果战死者众多,降倭士兵数量不足,还可以派人从倭国内招募一些来当炮灰嘛。”
张璁听着杨小龙给自己算经济帐,不自觉的将手中酒喝掉,接着继续问道:
“那这群真倭一旦数量庞大起来,朝廷恐怕难以管控,未来必然会在地方上惹出众多是非。”
“万一他们对朝廷管理不满,互相之间私下串联,聚众谋逆,就以朝廷现在卫所官军的那点战斗力,想剿灭他们恐怕难如登天。”
杨小龙嘿嘿一笑道:“这正是下官要说的第二点,保证让您和朝廷都满意!”
张璁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道:“你小子少给老夫卖关子,赶快说出来听听!”
“您别着急。”杨小龙指着北方道:“倭人的战力您也见识过一些,如果招募倭人士兵数量多了,咱们就调派一部分去长城沿线戍边。”
“那里与鞑靼人常年作战,每年吞噬着数量庞大的边军士兵。”
“派去一两万倭国士兵当戍边耗材,恐怕几年功夫也就消耗殆尽了。”
“到时不光省了军费,还能减少我大明将士损耗。您说他们还能有机会聚众闹事谋逆吗?”
看着张璁听的津津有味,杨小龙继续说道:“再说北境边军中鞑靼人和女真人在骑兵中服役者众多。”
“在辽东还有不少高丽人在步军中服役,边军将领对于管理异族士兵应该有不少经验。”
“将派去的倭兵打散,分布在九边各处城塞中,每地实际数量也就几百个人而已,根本无需担心他们能搞出什么乱子。”
“再说这些年边军各营一直无法达到齐装满员,边军将领接收到廉价又好使的倭人,说不定使用过后,还会吵着让朝廷继续提供大量倭国士兵补充前线损耗。”
“您说这种一举两得的买卖值不值得一做呢!”
张璁听了极为满意,将酒杯轻轻一碰杨小龙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道:
“可以呀,贤侄!只是真的会有那么多倭人愿意为我们大明效力?”
“别到时朝廷向你要人,你拿不出足够的倭国士兵来填补九边,那时你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杨小龙也一饮而尽道:“倭国此时正处于应仁之乱,每天大小战斗遍布整个倭国各处,那些经受过战斗洗礼的士兵众多。”
“而且倭人国内各个阶级都对我天朝上国文化极为崇拜。”
“朝廷只需要画出一张大饼寄出,内容大致为替大明服役战斗三年者就可以领取边军一半军饷,立有军功者还可以取得大明军职或全额军饷。”
“继续服役三年者则成为大明子民,服役够九年者将赏辽东一块土地作为自耕田。”
“嘿嘿!九年边军生涯,他们最后能不能取得辽东的自耕田下官不清楚,也不想知道。”
“但下官知道辽东边上的女真人,未来会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那群倭人正好可以用来再挡一挡女真的骑兵,最好双方都消耗在辽东地界。”
张璁双眼放亮,不知是夸是贬道:“你小子果然是搞黑心高利贷出身,把这群倭人榨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呐!”
“被你骗来的倭人恐怕被卖了,还要替你数钱,更要对你感恩戴德,甚至要谢谢你的仁慈。”
杨小龙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张璁满上酒水道:“钦差大人,其实这样做还有很多好处,您想不想继续听下官说下去呢?”
“居然还有?”张璁呵呵笑道:“你继续讲,老夫今日就好好听听你还有何高见!”
杨小龙又干了一杯酒水,润润嗓子道:“大部分正常人都向往安居乐业,只要朝廷派人去倭国放出消息,再画出一张足够大的烙饼,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倭人前来应征入伍。”
“大部分倭国人有了好的出路,光明的未来前途,谁还会去当容易掉脑袋的海盗!”
“东海海寇没了足够人手补充,朝廷水师和卫所官军再严厉打击几年,此消彼长下去,恐怕数年后那群海盗将不成气候,东南沿海倭寇之乱也将随之解除。”
“至于倭国境内占岛为王的海盗,我们招募倭人士兵时,正好顺手将他们一并剿灭,这样也省的我大明官军劳师远征倭国。”
频频点头的张璁摸摸胡子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从根本上对倭寇釜底抽薪,还能提朝廷省下不少银钱和不必要的麻烦!”
杨小龙越说越兴奋道:“其实除了军事上的好处,对我大明百姓也有众多好处。”
“比如倭国常年战乱,咱们又招募走大量男丁作为炮灰,倭国女性数量必然庞大。”
“而咱们大明国内重男轻女严重,官员、地主、士绅、商贾、学子都流行娶妾,导致国内女性数量更加减少。”
“如果朝廷允许的话,还可以放开一些对外籍女性户籍管理制度,解决下国内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要不然那些乡野匹夫们找不到适龄女性来当媳妇,最容易被白莲妖教从中挑拨闹事!”
张璁听到最后那句,一时没忍住一口酒水喷射而出,杨小龙离得近躲闪不急被喷一脸。
“呃…”杨小龙用袖口擦脸道:“钦差大人,下官是那里说错了吗?”
张璁调侃道:“好你个当代贾诩,你这招够损!我大明子民怎么能大规模迎娶异族女子!”
“你这话老夫听听就得了,以后出去千万不要乱说,小心让那些儒生知道,告你一个玷污华夏血统的大罪!”
杨小龙挠头,对下面罗正道喊:“大明律法中可有玷污血统的这条吗?”
罗正道慌忙上前道:“回老爷话,大明律法中没有这条,不过制定律法的都是朝堂官员定的。”
“您知道官员都是儒生出身,要加几条新的律法条款进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您还是暂时别提此事的为好。”
张璁笑笑拍拍杨小龙道:“你提的想法很好,也确实说的有道理,老夫也知道很多贫苦乡村的民夫娶不起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