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看你的参谋水平了”
“怎么讲?”
“还怎么讲?此去曼德勒,最好走的道路便是先北进,然后越过勃固山脉进入伊洛瓦底江流域,但你难道没有看到,北面有一条狭长的山谷,长达一百多里,既然孟族人、果敢人、克钦人都来了,难道那里就没有埋伏?”
“若是向南,同样要穿越重峦叠嶂,路途更为险峻,越过勃固山脉就是缅甸人的根本之地了,各处的险关要隘肯定布置的比掸邦高原还要牢靠”
“那就让陈兰伯跟着,等后续的大军抵达后我们再出发”
“你觉得可能吗?曼德勒城方圆三十里,有外城、内城、皇城,周围也有不少卫星城,孟云的精锐显然都在那里,没准还有英国人暗藏的兵力,哪有那么容易拿下来的”
“反倒是东枝可以先拿下来,陈兰伯带着十万大军西出掸邦高原,靡费钱粮无数,他是汉人,本就在暹罗国内面临强大的反对声音,若是还没有尺寸之功,恐怕他这个元帅也当不成了”
“故此,他不可能跟着我们走的,他非拿下该城不可”
“而且,一旦我军离开,他必定召唤后续大军尽快前来,一旦拿下东枝城,他这一路就可以在东枝附近休整一阵子,然后再前出伊洛瓦底江流域”
“那您的意思是”
“好了,歇了好几日,我不相信你就没有思考过当前的处境,还楞着做甚,赶紧说吧”
拿破仑点点头,“旅长,这几日我我确实想过此事,我们的目标本来是尽快拿下东枝城,断绝孟云经此地逃亡掸邦高原的通道,眼下东枝城仓促间难以拿下,不如另辟蹊径”
康庆苗似乎也来了情绪,他摆摆手,“先别说出来,你我都在手上写下几个字,看有没有区别”
拿破仑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也兴奋起来。
两人写完后同时摊开,只见两人的手掌心都写着一模一样的字!
“蜡戍”!
拿破仑笑道,“没想到职部竟与旅长想到一块儿去了”
康庆苗说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旅长,这次前来救援东枝城的有克钦人、果敢人,却没有佤邦人,这说明佤邦对孟云并不感冒,而佤邦的老巢就在蜡戍,当然了,蜡戍新城里肯定有不少缅族士兵,但也少不了佤邦之人”
“佤邦的人数虽然不如掸族、克伦族,但比果敢族还是多一些的,我们进入掸邦高原差不多半个月了,佤邦首领杜文英显然知道了他面临的情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准备作壁上观那是一定的”
“这些个土司都没什么大局观,战火没有烧到自己时绝对不会做出以前他们不敢坐的事情,而且,我们兵分三路的情况多半已经被他探知了,于是整个掸邦高原的不足防御的重点就是那三条新路”
“而从东枝城出发,返回孟榜后往北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扑蜡戍,由于这条路不是他们防备的重点,很容易突破,一旦突袭到蜡戍城下,我们一来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二来也可以促成杜文英反水,将蜡戍城献给我们”
“这第三嘛,既然陈兰伯跃跃欲试,那就让其在东枝城碰一鼻子灰再说,暹罗人从未见过这种棱堡结构,虽然外围的棱堡被我军攻克了,但一旦突入棱堡,立即会面临城头火炮的打击”
“陈兰伯想要轻轻松松拿下此城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好让他得到教训,最终还是要请我们过来协助他们攻城”
康庆苗眉头紧皱,“嗯,不过还有一点,一旦我们离开,孟云大军突然出现在这里,然后将陈兰伯击败,那我们的形势也不妙了”
拿破仑摇摇头,“孟云怎么过来?不可能直接翻过东枝附近的勃固山脉,只能从被北面或者南面的缺口进来,我等离开前告诫陈兰伯,让其时刻注意北面就是了,最好让起后续大军能在三日内赶到这里”
“自然不寄望三万大军全部过来,但若是能过来一万人,陈兰伯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了”
康庆苗想了想,“也罢,不过要说服殿下并不容易,如何措辞,你可得掂量掂量”
拿破仑说道:“那是自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