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命令下达,第四舰队犹如脱缰的野马全速冲向法兰格尔指定的区域。
“把所有远程导弹也都打出去,以突击点为圆心呈半圆形散布自由射击,超出射程也没关系。”
法兰格尔的突击抢到了先手,成功地扰乱了佩里的行动。不少战舰因被炮击干扰而无法集中,还有一些则在航行中被击中而丧失了战斗力。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是,抢到这个“先手”是通过看似简单的两道命令,其实绝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在于能在第一时间正确判断敌军行动和舰队集结的位置。这需要计算敌方大部分战舰的运动轨迹,加上计算友军舰炮的射程,以及其它诸多因素。有时候这种判断并不是通过科学计算就能得出的,而是需要依靠直觉,作为一名指挥官的第一感觉。法兰格尔在下达命令后才重新仔细计算了一遍数据,直到确定敌舰队陷入混乱后,他的心才稍微定了些。而高登站在旁边看着自己长官阴晴不定的表情变化,自己不住地擦汗。
在战列另一端的福特看着部下丑态百出的表现震怒不已,但他并没有将时间浪费在“指责”上面,而是立刻下令鲁格西弗尔少将率领一个支舰队增援佩里。
“抽调的数量太多,会不利于正面决战,挡住敌军这支突击舰队就行了。”
鲁格接到命令后并没有多说什么,看了看分配给自己的战舰的编制表就着手行动去了。虽然对福特的人品没什么好感,但与之前一样,命令就是命令。更何况假如佩里的阻击舰队被击溃,地龙的战列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威胁,甚至可能被国派翻盘,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此时,佩里虽然被法兰格尔的突击搞得灰头土脸,但并没有失去对舰队的控制。既然舰队已经无法在预定位置完成集结,他索性下令就地转向朝着来袭的敌军发起冲锋。
“只要挡住这批敌军就行了,打近战又有何妨?加速前进!”
看着从混乱中恢复秩序的地龙舰队,法兰格尔不住地摇头抱怨。
“看来要想打赢一仗还真是不容易呢。他们的反应要是慢一拍就好了……”见高登站在身旁不停地清嗓子,法兰格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开始安排部下们准备近战。
“司令部命令,抵近作战准备。”法兰格尔的命令下达之后,伊普顿少校马上联络了各个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队长(普通舰载机飞行员一般为军士或者少尉),向他们强调了几条注意事项。随后,他皱着眉头打算离开旗舰亲自出马。
“喂!空战参谋用不着亲自上阵吧?”
“人手不足,上去压压阵。”
此时,航空母舰和搭载舰载机模块的巡洋舰都显得很繁忙。整备甲板上穿着各色制服的人川流不息,好在基本能做到各司其职,还算是杂而不乱。
“谁让你把反舰导弹送来的?争夺制空权啊!笨蛋!”这是武器装卸员的声音。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弹药升降机将机载武器送到枪乌贼旁装备。
“这个能量模块不能用了。扫描一下序列号,报废处理!”这是后勤管理员在抱怨。他们将为战机进行起飞前的各项性能检查。
与扯开嗓门说话的后勤人员不同,起飞引导官耐着性子等待出发命令,时不时通过对讲机与上级进行沟通。
此时,最安静的要数整装待发坐在座舱里的飞行员了。不过,他们其实才是最不平静的一群人。
伊普顿搭乘穿梭机回到了自己舰载机停留的航母,他的舰载机与其他飞行员的并无不同,只是在机身醒目位置画有十颗十字星,这表示他曾击落过的敌机数量,也是王牌飞行员的象征。当然,王牌不是免死金牌,他的战机同样会在不经意间被命中,然后化作一团火球,变成宇宙的尘埃。
过了不多久,代表出击前最后准备的红灯亮起,整备甲板的照明也变成了暗红色(这么做是为了让进入宇宙空间的飞行员能马上适应黑暗的环境。不过,枪乌贼等舰载机的座舱并不暴露在战机外部)。地勤人员开始撤离飞行甲板;应急抢险小组则躲在一旁整装待发;起飞引导官则启动磁力靴,锁好固定索的搭扣进行最后准备;舰载机则通过轨道被移动到了弹射位置。
国派星际舰队航空母舰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舱门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最大起飞状态时可供四架舰载机同时出击,通过弹射器在五分钟内将一百架舰载机分二十五组送出母舰;最大回收状态时则可以一次回收两架;起降状态时,则分左右舷同时进行。单论最大起飞状态的效率,略低于地龙的航空母舰,与瓦伦纳共和国相当。不过,国派和瓦伦纳的航空母舰具备大气层内作战的能力。
“进入舰载机作战半径了。”诺瑞德号的情报官高声报告。
“放飞舰载机和强袭登陆舰。命令各舰注意防空。”法兰格尔表情严肃地下达了命令。就在他下令的时候,前方的战列舰漏出了空隙,一艘位于后侧的航母不幸中弹了。大舱门被炸开了一个窟窿,正在待命起飞的两架舰载机也受到了波及。
联合历310年7月27日13时,发生在地龙战列后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伊普顿的舰载机与同时出发的另外三架构成了四机阵形,这是国派舰载机部队的标准战斗队形一架居中,另三架与其组成一个三棱锥,犹如一个利爪。他们与其他人一样,很快便遭遇了地龙的十字星,随即展开混战。
伊普顿的小队在战斗中严格贯彻了训练时的要求,并且由他本人亲自监督和示范。当正面遇到敌机时,大家一起上,围而歼之;当侧翼遇到敌机时,则向另一侧横滚,直到一方转晕;当后背遇到敌机时,居中的伊普顿负责引诱,外侧三架战机伺机攻击。
很快,他们的战绩就开始引人瞩目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伊普顿的小队成功击毁一艘驱逐舰时,连敌军支舰队司令官级别的人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小家伙”了。双方舰载机的表现基本相当,虽然国派一侧新兵不少,不过地龙一方的实战经验也不过如此。加上伊普顿小队的出色表现,更是鼓舞了官兵们的士气。
“这支舰载机小队似乎过于活跃了,难道没人能压制他们吗?”
很快,佩里舰队的两名王牌飞行员带着手下前去截击伊普顿(当然,这些所谓的王牌,他俩击落敌机的数量加一起也没能超过自己的猎物)。第一队发现目标后,从目标的七点钟方向上方发动进攻。通过数据链,友军感知的信息同样会传递给自己,所以伊普顿很快便发现了这支有强烈攻击意图的敌机小队。在敌机发起攻击前,伊普顿就开始招牌式的小队横滚战术,从原来的位置向三点钟方向下方运动,绕了一圈竟然兜到了敌机的背后。一声令下,各自朝自己的对手发起进攻,最后只剩下那位王牌独自逃脱了。第二批敌人的情况更惨,没有一个逃脱,不过他们成功地干掉了伊普顿的一架僚机。
“……我还活着,不过不能战斗了。”
“你做的很好了!战场比较混乱,不要打开求救信号,靠应急动力返回最近的战舰。”僚机虽然被击毁了,不过万幸的是人还活着。位于机体中间的装甲强化座舱没有被击毁,飞行员顺利脱离了。
二十七日十四时,鲁格指挥的援军加入了战斗,使第四舰队在数量上处于了劣势。但是,由于是混战之中,所以地龙不算很大的数量优势暂时没能发挥出效果。
“还需要再坚持一会儿……命令各舰保持与敌人近距离的接触,务必要牢牢缠在一起。”法兰格尔眼睁睁看着鲁格加入战斗,但一点办法也没有。临出击前,法兰格尔与英布里奇一起修改了侧翼反击计划。此时,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等待新计划发挥效用。
鲁格指挥的援军对战场态势的改变,可以用“不动声色”这个词来形容。假如此时与之交手的指挥官是个平庸之辈,那等其醒悟过来时战局可能已经无法逆转了。法兰格尔不是平庸之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觉得更加痛苦。
“是萨图努斯号吗?”听完旗舰情报官的肯定答复,法兰格尔幽幽地叹了口气,“鲁格将军吗?还真是很难缠呢……”
此时正在舰桥瞅着监视器屏幕的鲁格少将,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看到副官和参谋们古怪的眼神,他只得尴尬地笑了笑。看着对方的旗舰,鲁格的大脑突然被宿命论的调调霸占了,感觉自己与法兰格尔两人似乎就是被命运戏弄的对象。
与拥有旗舰厚重装甲保护的人不同,在真空且充满各种辐射的危险环境下作战的官兵可没有闲暇去思考人生和宿命。伊普顿的小队在击毁第二十个目标后,弹药和能源储备都告罄了,他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躲过敌人的追杀撤回航母进行休整。
“你们先撤,我来断后。”
“少校!”
“少罗嗦,服从命令。”
不容属下再多说什么,伊普顿一拉操纵杆,座机脱离了队伍与尾随而来的两架十字星缠斗了起来。其中一架敌机的飞行员明显是个新手,猝不及防之下被打成了一团火球。另一架就不那么好对付了,队友的惨死令其发狂般紧紧咬住伊普顿的后背,无论如何机动都甩不掉。
面对野兽,一味地比拼气力无疑是不明智的行为。头脑仍保持冷静的伊普顿发现自己无法甩掉这架敌机后,便放弃了这个打算,全神贯注躲避来自背后的攻击。
“既然爱追,那就让你追个够吧。”很快,他便想到了一个坏主意,带着敌机朝最近的一艘战列舰冲去。恰巧路过的斯芬克斯号成为了伊普顿的目标,在距离舰身极近时他将战机拉了起来,尾随而来的十字星也拉起了机身,但十字机体的下端还是碰擦到了战列舰的舰身,随后整架十字星失去了平衡,撞上斯芬克斯号化成了一团火球。
“伊普顿!你疯啦!怎么带敌机撞自己人!?”林山逼着通讯官几经波折联系到了正在返航的伊普顿,大骂了几句才算解气。
不过,林山的怒气很快便被喜悦取代了探测器上出现了大批友军第七舰队赶到战场了。
“万岁!”随即,舰桥上的官兵都大声欢呼了起来。
“总算赶来了……”伴随着诺瑞德号上的欢呼声,法兰格尔轻轻地喘了口气。
“看来他们放弃了……”看着态势图的变化,高登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嗯……总算结束了……”
大屏幕上出现了英布里奇的身影,法兰格尔没有说话,只是严肃地敬了个礼。布里奇回了个礼,然后将挑起大拇指的手放在胸前比划了一下。
……
第七舰队原本被安排留在雷区的另一端掩护撤退下来的舰队脱离战场,但法兰格尔在出发前与英布里奇进行了一番讨论,提出了一个修改的计划第四舰队首先发起侧翼进攻,以减轻主力舰队的压力。第七舰队完成补给后再加入战斗,以期扩大优势。应该说英布里奇的行动速度已经达到最快了,一个多小时就赶到了战场。假如他再晚一个小时出现,第四舰队的处境就可能变得很危险了。
看着突然增加了两个分舰队的敌军,佩里和鲁格都认为没有继续战斗的必要了。福特在与两人确认了情况后,便下令他们配合主力舰队的节奏交替掩护撤退。
给各个单位下完命令后,福特又看了看之前送来的那份情报,自嘲地笑了笑。那份情报的内容很详实,明确告诉福特国派会派遣一个分舰队的兵力发动侧翼反击……
“数量上的优势果然还是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