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历310年7月31日,国派星际舰队总参谋长,乔治伊南二级上将亲自挂帅的舰队好似斗败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地出现在了哈德尔特别区所管辖的星域。差不多十个小时前通过该星域的综合修理舰队(修理舰的航速比较慢)虽然一刻都没有停留,但也给哈德尔的居民造成了的巨大恐慌。诸如前线惨败之类的消息不胫而走,那些修理舰拖带的伤损战舰仿佛成了最确凿的证据。
阿斯兰省会战从国派舰队出发开始计算共历时十一天。在短短的十一天里,国派方面伤损战舰一万一千艘左右,没有达成任何作战目标。与之相对的是地龙作为防守方,损失舰船不超过四千艘。即便是最善于报喜不报忧的媒体,对这次会战的结果也只能用“平手”这个词了。
最终战报送达阿拉密斯后便引发了政、军界的大地震。新闻媒体可以用“平局”之类的辞藻来糊弄不明真相的群众,国会议员们的眼睛里可不揉沙子,尤其是在野党的议员们。随着国派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国防部长的诞生,对军方高层的问责也祸至无日了。
很快,伊南、蒙特与英布里奇以及相关的参谋人员,比如路易与赫德拉姆,都被召回首都接受国会听证会的质询。里宾加布里总司令官则赶赴哈德尔兼任前线总指挥处理善后事宜。
“听证会上要尽量洒脱一点,最好像在战场指挥那样。表现得越奔放,他们越不敢为难你。那些人都明白,假如我们离开军队就会成为他们竞选的对手。而且,他们是必败无疑的!”送行时兰米希尔好似传授秘籍般低声叮嘱他的两位好友。
英布里奇听完大笑,蒙特则不住地摇头。相比他们三个,站在远处孤零零一个人的乔治伊南则显得很落寞。
他们离开后,哈德尔防卫工作的担子就落在了兰米希尔、马奇、法兰格尔,以及几位副司令官的肩上了。由于征召了地方警备舰队,驻防哈德尔的舰船总数并没有下降多少,质量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执行防卫任务基本够用了。此外,船厂已经开始加速运转,即使新造的舰船不敢指望,完成修理的战舰还是可以期待的。
“形势太不至于太糟,不作死就不会死。”临时总指挥的兰米希尔还是比较乐观的,“命令参战的舰队轮休吧。”
对于形势的好与坏,法兰格尔并不完全认同前辈的看法单论哈德尔方向的确还没有完全恶化,但就全局来看就无法乐观了。不过,对于“轮休”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倒不是体恤部下,而是安娜要来哈德尔了。
安娜以军属的身份代替法兰格尔的母亲搭乘努涅斯号前往哈德尔,同行的还有一些居住在首都的军人家属,比如林岚,他们此番得到军方的特批乘坐军舰前去慰问身处前线的亲人。此外,代理国防部长率领的慰问团、媒体记者也随他们一起赶往前线。
地龙政府宣战之前,哈德尔的居民就已经开始自发撤离。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后更是每天都有数十万人背井离乡,投奔居住在远离前线的亲戚。通向哈德尔特别区的航道内鲜有搭载乘客的民船航行,给人一种强烈地肃杀感。
“安娜,真没想到这里居然变得那么萧条,也不知福卡他们现在还好吗……”
“林岚呀,你还真是会担心。既然会安排我们去探望,那么他们肯定是没事咯。你也别整天吓唬自己了……对啦!友情提示!超空间跳跃不利于怀孕的女性哦。”
“哎?我又没……讨厌!你想太远了啦!”
虽然在安慰别人,安娜的心里其实早就把法兰格尔念叨了无数遍,她自己又何尝不担心呢?可是在更柔弱的人面前,她却强打起精神充当起安慰者的角色。
八月,努涅斯号进入哈德尔最大的军用港口,而兰米希尔率一众部下早已恭候多时了。法兰格尔此时已经开始轮休,本来是可以不参加这类仪式的。不过,当他得知安娜也在努涅斯号上时,便老老实实地报到去了。
“没想到你居然会捧加布里司令官的场……”站在身旁的福卡故意调侃他。
“我记得你也在休假吧……”法兰格尔也不示弱。
“你记错了……”
“哈……”
两人之间的对话被军乐队的演奏打断了,伴随着军乐加布里沿着红地毯的边缘走到了兰米希尔等人的面前,他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不快。与他一同走下舷梯的部长大人走在红地毯的正中间,他对隆重的欢迎仪式倒是很满意。
“兰米希尔中将,如此局势之下是不是有必要走这种形式呢?”
“上将,下官窃以为很必要。”说着兰米希尔不怀好意地瞅了瞅还在红地毯上踱步的政府官员们。
兰米希尔中将经常被人拿来与夏洛特弗莱明作比较,说明他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表现形式上他们两者又有很多不同,比如在处理政务工作和待人接物方面。假如说夏洛特的性格偏向于“礼贤下士”,兰米希尔则非常善于走上层路线。事实上他在国会也拥有不少朋友。相对而言兰米希尔可能更懂得政客们的心思,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批评他“不正直”、“滑头”。
“喂!看那边……”福卡边说边推了推正在听两位长官说话的法兰格尔。
“安娜!”精心打扮过的安娜在人群中格外出挑,也格外令人瞩目。法兰格尔看到她后也顾不得其他,分开人群走上前去。
安娜循声望来看到法兰格尔朝自己走了过来,眼眶竟一下子湿润了。
“法兰格尔……”说着,两人在红毯的一侧紧紧搂在了一起。这个镜头随即被记者捕捉了下来成为了当地的最热新闻。
“啧……红地毯白铺了……”兰米希尔第二天看新闻时,不由得皱眉道……
与国派政府派个代理国防部长劳军不同,凯布德拉斯总统亲赴一线视察,使得前线官兵的士气爆棚,但也令人担心将来的战斗会更加血腥。
詹姆斯福特与凯布德拉斯的私人会面是在总统离开阿斯兰省的前一天晚上。已经登上总统宝座的德拉斯仍然很朴素,没有享用超过哪怕一点点接待的规格,虽然地方官非常乐意这么讨好他。
“阁下还是一如既往地平易近人。”
“上将先生可是狡猾了不少。”
“……”德拉斯的回答把本想套近乎的福特呛得说不出话来,可能是老长官的关系,福特在他面前总有些畏惧感。
“阿斯兰会战的表现很好。”见气氛有些尴尬,德拉斯转移了话题。同时,他亲自为福特倒了满满一杯红酒。
接过酒杯喝了两口后,福特说:“总统先生,这次会战之后,国派舰队短时间内不会再发起主动进攻,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行动了?”
德拉斯听完挥了挥手,道:“这件事还要缓一缓,等瓦伦纳动手之后不迟。听说你在国派那边埋了颗暗子?”
“您的消息真是灵通……下官假如对间谍的运用能力达到您一半的水准,恐怕这一战能赢得更多。”
“还有机会。下次你可以去哈德尔大闹一场。”
听完这句话,福特一愣,问道:“阁下的意思是我还要留在这里?”
德拉斯偷偷地观察着福特表情的变化,却故意漫不经心地答道:“这里的担子最重,只有你能把握住局势。”
“可是,总统……”
“又不是演电影,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我只相信你的能力,其他人放在这里我都不放心。”
会面的结果并不令福特满意。不过,此时此刻的福特还不敢将“不满”的情绪上升到“怨恨”的程度,毕竟谁才是老板他还是搞得清楚的。
阿斯兰省会战结束后,地龙的驻留舰队也进行了人事和兵力的调整。司令官虽然仍由参谋总长福特上将担任,但巴里德、佩里两位将军及所属舰队被迈克马丁少将(刚晋升)、金凯准将、德莫里斯准将替换(后两人是由福特推荐新近晋升的将官,算是福特的亲信)。而且,后两人所属的舰队是抽调邻近省份驻军拼凑而成,只编有两个分舰队的临时舰队。如此一来,虽然阿斯兰省的驻军达到十个分舰队的规模(满编),但质量却比之前下降了。另外,鲁格西弗尔少将因战功晋升中将,也返回首都接受新的任命。这一次他很有可能获得指挥完整舰队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安排,部下们可以发表抗议和不满的言论,但作为最高级别的长官,福特却只能苦笑不语。他知道凯布德拉斯还有更宏大的计划,他本想成为这个计划的主角,但如今却注定只能是个配角。当然,作为交换条件,德拉斯也满足了他的一些要求,在福特看来,这些要求将来会发挥作用的。何况临时拼凑的舰队只要训练得当,强化重型战舰之后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
“总统,福特将军能力出众,您为什么将他留在阿斯兰呢?”
“阿斯兰省难道不重要吗?假如阿斯兰省沦陷了,我们会非常被动。”
对于这种冠冕堂皇的答复,德拉斯的副官不再多嘴了。他当然明白这种回答的深层含义,德拉斯不可能将一个呆子放在身边担任副官。
“他的毛病与我太像了……”见副官不再开口,德拉斯却自言自语似的说了一句。看着副官勉强保持镇静的表情,他之后没有再多说什么。
联合历310年8月,边境地区经历大战后获得了暂时的平静,首都星阿拉密斯却又热络了起来。国会听证会的现场好似燃起了战火,不过是单方面的。刚刚才从前线返回的将军们又不得不疲于应付议员们的“口诛笔伐”。
“作为前线总指挥,乔治伊南二级上将,你应该为阿斯兰省会战的结果负全部责任!不要再找理由为自己推脱了!”这句措辞严厉的话差不多代表了听证会的基调。除了他以外,以蒙特格列维奇中将为首的前线指挥部参谋人员也受到了议员们的抨击。
“前线指挥部的作战行动拖拖拉拉导致情报泄露,被敌人掌握了先机,兵贵神速的道理士官学校的菜鸟都知道吧?难道你们是故意的吗?”类似这种论调也充斥着听证会,虽然很刺耳,但攻击行动准备周期过长这个事实的确会令外行人感到费解。相比听证会的基调,这类问题还算有些含金量。
对于伊南而言,阿斯兰省会战的爆发就是一个意外。他当时并不赞同国防部有关主动出击的动议,但为了这件事情夏洛特部长黯然辞职,加布里总司令官无能为力,他更是没有办法拒绝。为了对方方面面都有所交代,伊南故意放缓了备战节奏,早早地放出风声,本打算使地龙方面有所准备之后,双方接触一下就各自罢兵。这种想法更偏向于政治范畴,而他作为一名军人,无疑是越俎代庖了,更何况最终是弄巧成拙。到了今天,当时的想法无论如何是说不出口的,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