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章花季萌动六
第(1/2)页

晨曦带着一丝爽人的清凉,悄悄地返回了大地。乡村的早晨,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静憩了一宿的鸟儿,都“扑楞楞”地飞了出来,忙着四处觅食。当朝霞渐渐退去的时候,灿烂的阳光已经不折不扣地洒满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又是一个艳阳普照的晴朗之日!

这个夏天,对何艺兵一家来说,是一个生活发生重大转折和变迁的时节。本来,父亲何尚文已于两年前走完了将全家人户口“农转非”这一步,全家人的户口已经迁到何家村所在的南王镇上。两年来,何艺兵一家虽然还住在农村,还耕种着以前的承包地,但实际上早已是商品粮户口了。村上已经通知下来,等到秋季玉米收获完毕之后,就该将所有的承包地交回村里了。尽管家里将要失去农业方面的收入,全家人将只能依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生活,但对何艺兵的母亲吴金芳来说,这可是她多年以来的愿望。因为在她看来,走完“农转非”这一步,就等于说为孩子们以后的就业和前途创造了条件。这也是何家村其他村民可望而不可即的,好多人甚至因羡慕而生出了嫉妒之意。何艺兵的几位叔叔婶婶还曾几次对何艺兵的母亲吴金芳说:“这可真是件好事呀!这一来,孩子们的工作和前途就有指望了。再也用不着没黑没明、吃苦流汗地和土坷垃打交道了。或许当时家里经济是紧张一点儿,但是,等过几年孩子们相继上班了,日子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何艺兵的母亲吴金芳也常常想到这一层,每当听到那些话,她心里都甜滋滋的。

对于何家人来说,这次生活的变迁还有一个,那就是何艺兵的父亲何尚文的工作调动。何尚文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多年来他展转调动了七八个学校,每所学校离家都有几十里路,这使他已经饱受奔波劳碌之苦。这次他被调到县里一个机关单位工作,离家更远。所以他和何艺兵的母亲吴金芳反复商量之后,决定这次来一个“全家调动”。等到他去县里上班以后,全家人一起搬到县里去。这一决定,无疑使何家人在走出穷乡村的路上,又跨出了一大步。

今天,何艺兵的母亲吴金芳照例起得很早。最近这些日子,她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安排家里的一切。等到秋收完毕以后,她准备把家里的所有农具送给村里的亲朋好友,为数不多的家禽家畜也分给亲戚去饲养,家里的房屋暂时让别人住用。粮食、衣物和家具,能变卖的变卖,能典当的典当,紧着用的东西,等搬家时一并带走。一起床,她房前屋后地打扫一番,就前院喂猪、后院喂鸡地又开始忙活了。

夏日清晨七点多时,太阳已经几竿多高了。何艺兵还在“呼噜呼噜”地熟睡着。昨晚的回忆太长久、太甜蜜了,他睡得很晚。

“艺兵,快起来,看看都几点了!”吴金芳一边收拾屋里东西,一边朝着何艺兵喊。

何艺兵依旧睡得很香,没有反应。

“艺兵,快起来,中午再睡!”吴金芳又喊了一声。何艺兵勉强睁开惺忪的双眼,睡意朦胧地打了个哈欠:“哎呀——困死了!”

看着儿子疲倦的样子,吴金芳又不免有点心疼。高考刚结束那几天,每天她都不舍得把儿子从睡梦中叫醒,任由他睡到什么时候都行。她能理解和体会,高考前脑力劳动的强度之大,复习应考中持久的疲劳战,对身体的摧残,因而她总想让儿子美美地睡上几天,好好地恢复恢复。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应该恢复得差不多了。十八岁的小伙子,应该帮大人做点事。她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何艺兵的床边,坐到床沿上,说:“艺兵,看,太阳把屁股都晒红了——干什么事了,就把你累成这样子了,象你这样,将来还能做成什么事情?”

何艺兵仍旧躺在被窝里,懒洋洋地说:“让我再睡一会儿吧,起来那么早干什么呀?”

“一大早天气凉凉的,你到地里去锄一会儿草,下午天热,就干不成活儿了,你再睡!”吴金芳还在叫他起床。

何艺兵想:地里那些活儿,有那么要紧吗?非得让人这么困去干,觉都睡不成?“我再睡一会儿吧!等会儿我一起来就去地里。”他还没有睁开眼睛。

吴金芳说:“一会儿天就热了,地里的人也都回来了,就剩下你一个,你还能呆得住吗?”

在母亲地一再催促下,何艺兵很不情愿地坐了起来,吴金芳也起身离开了儿子的床边。

何艺兵穿上衣服,洗罢脸,刷过牙,到厨房草草地打点了一下肚子,操起锄头,就出了门。

何艺兵走到村口的时候,正碰上了斜对门的何春喜。何春喜年长何艺兵二十岁,与何尚文同辈,虽然已近不惑之年,却还没有成家。听村里人说,何春喜曾经因为婚事受到挫折,思想受到很大的打击,脑子有点问题,有时说话让人感到特别难堪。

有一回,何春喜到何艺兵家里来串门,何艺兵全家人正在吃饭,何春喜就坐在旁边唠闲话,说的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让人讨厌的话。何艺兵和家里的人也在勉强地应付着何春喜。

一会儿,何春喜突然对何艺兵说:“艺兵,我说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个媳妇,要是没娶上,那他这一辈子就再也不会有媳妇了,你说是不是?”

何艺兵知道何春喜平常说话就有点神神叨叨的,也没有在意,他看了何春喜一眼,说:“就是。”

吴金芳觉得何春喜不应该在这种场合下问何艺兵这种话,有点不高兴,但俗话说:“有礼不赶上门客”,她也不能撵何春喜走,就有意想把话题岔开,对何艺兵说:“艺兵,给你春喜叔拿个馍吃!”

何艺兵递给何春喜一个馒头说:“来,春喜叔,吃个馍吧!”

谁知何春喜接过馒头,看着桌上的菜盘说:“艺兵,我说那黄瓜是用驴粪作肥料才长出来的,你说得是?”

何艺兵全家人都感到很不是滋味,但又不好说什么……

然而作为长辈,何艺兵还是很尊重他。

“春喜叔,这么早就干完活儿回来了?”何艺兵主动向何春喜打起招呼来。

何春喜一边走路,一边唱着秦腔,看见何艺兵在向他打招呼,就大声说:“哎哟,都大学生了,还下地劳动哩!”

何艺兵没接他的话,又说:“春喜叔,今晚电视里《秦之声》要播放陈仁义的《下河东》,你记着去看,啊——”

何春喜并不理会何艺兵,他说:“艺兵,以后成了大学生,

找媳妇就能找个模样心疼的,让你妈也高高兴兴的。啊!”

说话间,何艺兵与何春喜已经错身而过,何春喜又放开了嗓门,继续吼着秦腔乱弹:

出门来只觉得屁股朝后,

为的是把肚子放在前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一头驴两头驴都是牲口……

看着何春喜渐渐远去的背影,回想到他平日里的言行和现在的境况,何艺兵慢慢地摇了摇头,不禁又一次想起了自己连日来心中爱恋不舍的赵蝶衣……

水清浪碧的沙川河,从镇子的西部自北而下,流到镇子西南部时又转而向东,绵延数十里,一路欢唱,奔向渭河,把镇子从西到南半拥了起来。人们在镇子的西部和南部各修了一座石桥。西边那座桥主要由青石块砌成,虽经多年的风蚀雨淋,依然坚强地挺立于桥上,为过往的人们造福。南边那座桥,扼交通要道,过往车辆很多,承载压力很大,因而已经有过多次修复,现在依然焕发着它的青春。犹如躺在沙川河双臂里的这个镇子,就因此而得名双桥镇。赵蝶衣的家,就在这个镇子的东头,离镇政府不远。

院子里,何艺兵在对自己那辆心爱的“红旗”自行车做着仔细的检查,他决定今天骑自行车去一趟赵蝶衣家。何艺兵决定采取这一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连日来,对赵蝶衣的依依思恋,使他几次产生了去双桥镇找赵蝶衣的想法。然而他不知道此番前去该怎么向赵蝶衣表白自己的心情,更不知道当他向赵蝶衣表白自己的心情以后,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学校里时,他虽然对赵蝶衣情深意往,却始终没有向她吐露半点。离开学校以后,他时时牢记着赵蝶衣毕业时给自己的留言:“虽然我们并不完美,但生活又总是那么美好,友谊,未来,你说呢?”但他很难猜透赵蝶衣的心思。难道在赵蝶衣心里,彼此真的只有友谊?她说的“我们并不完美”又是什么意思?现在毕业了,各自都将要走向社会,也不知道她下一步将怎么打算。如果现在不和她保持联系,以后恐怕就很难再联系上了。既然自己整日里心情都是如此的不平静,还不如去找她说说。一个男子汉,钟情于人,不去向人家表白,还等人家来找你不成?

就在昨天,何艺兵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虽说他的分数超过了大学录取分数线,但不是很好,估计很难被他理想的大学录取。同时他还知道了赵蝶衣的成绩更不理想。到底最后录取结果是什么样子,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但不管怎样,现在应该为下一步打算考虑了。此时,赵蝶衣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她对自己的下一步人生将如何安排呢?带着诸多的疑问,他就要踏上去双桥镇的路了。

母亲吴金芳从屋里走出来:“艺兵,天这么热,你准备去哪儿?”

何艺兵:“去同学家。”

吴金芳:“算了吧,大热的天,你瞎跑什么呀?”

何艺兵:“谁瞎跑?我有要紧的事!”

吴金芳:“那你早点儿回来,路上小心点儿!”

何艺兵给车子的轴心都上了油,又试好车闸,最后给车胎充足了气,就推着车出门了。

双桥镇位于何家村正北方向,何家村没有直接通向那里的大路,须向东经过南王镇,再向北经过龙山镇,然后再向西走二十多里,才能到达双桥镇。这一绕,下来就是六十多里路,骑自行车至少得用两个多小时。一路上,何艺兵一边着急地赶路,一边琢磨着见了赵蝶衣以后,该如何向她表白自己的心境。大约十点钟左右,他热汗淋淋地到了双桥镇。通过两次向镇上的人打听,他来到赵蝶衣家里。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天尊皇婿穿越变婴儿,我还得内卷玩疯癫修罗下山,先灭未婚妻全族末世大佬穿成娇弱新妇,闪耀六零狂婿:我的财富多到你想象不到林凡杨雪穿书后:我逆袭成为全府老大魔狱神帝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分手六年后,被前任堵在酒店求复合嫁入豪门,老公想亲亲就先虐渣关中盗墓手记出狱断亲后,她成了京圈太子白月光婚姻职业双重烂!我接时运绝境翻盘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被绿后,我成了盖世神医宝可梦:怎么办?岳父总想手撕我重生后不当舔狗,前妻一家不干了掐指一算,你是逃犯!签订休书后,侯府大小姐哭惨了我刷的视频通古代还剩八年寿命?但我有强化万物能力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封林徐若影浪子回头:重生后我成宠妻狂魔无敌开局,他已不屑困于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