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驶出村口时,柳青翻开笔记本。
扉页夹着片风干的黄瓜叶,墨迹未干的俄文批注旁画着个笑脸,底下歪歪扭扭写着:等你回来吃榴莲。
……
一个星期后
深圳罗湖的夏夜燥热难耐,柳青蹲在招待所天台上啃方便面。
远处工地的探照灯刺破夜空,打桩机的轰鸣震得脚下水泥板微微发颤。
“靓仔,要电子表不?”穿喇叭裤的年轻人凑过来,袖口露出半截刺青。
柳青刚要摇头,瞥见他手腕上明晃晃的上海牌手表——表盘赫然印着“德昌贸易”的logo。
“这表……”柳青故意用蹩脚粤语搭话,“系唔系陈会长……”
话没说完,那人脸色骤变转身就跑。
柳青追到巷口,迎面撞上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姑娘。
她怀里的文件散落一地,最上面是《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对不住!”柳青弯腰帮忙捡拾,忽然愣住——文件空白处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竟与林小雨的俄文笔记有七分相似。
姑娘警惕地抢过文件:“你哪个单位的?”胸牌在月光下一闪:深圳改革办 叶文澜。
三天后的座谈会上,柳青盯着发言席上的叶文澜出神。
她正在演示土地拍卖的沙盘模型,修长的手指划过深南大道规划图时,腕间露出一串红珊瑚手链。
“柳家沟代表有什么建议?”主持会议的副主任突然点名。
柳青站起身,军用水壶在桌上磕出轻响:“特区能不能给农产品开绿色通道?我们村有二十吨脱水菜堆在蛇口码头,检疫证卡了半个月……”
“这个问题我来解释。”叶文澜打断他,转身时珊瑚手链擦过柳青手背,“深港农副产品检验标准存在四十七项差异,建议采用日本jas认证体系过渡……”
柳青瞳孔微缩。
jas认证——林小雨上周的来信里,刚提过东京农大正在修订这套标准。
散会后,柳青在走廊堵住叶文澜:“你认识哈工大的人?”
“我导师是科瓦廖夫教授的学妹。”叶文澜晃了晃手链,红珊瑚在阳光下泛起血色的光,“这串链子,是她留下的。”
柳青意识到,她可能遇见林小雨母亲的学生了。
次日。
柳青在招待所收到了一张纸条,叶文澜留给他的,说是和他有话说。
柳青没有多想就去赴约了。
暴雨突至的黄昏,柳青在码头货仓找到叶文澜。
她正蹲在集装箱阴影里核对货单,雨水把的确良衬衫浇得透明,露出后背狰狞的疤痕——那是十年前批 斗会留下的烙铁印。
柳青的出现吓了她一跳。
“别过来!”叶文澜抓起浸透的货单挡在胸前,指甲缝里渗着集装箱铁锈的暗红,“柳家沟的脱水菜被掺了桐油,德昌的人今晚要……”
闪电劈开浓云,照见二十米外晃动的黑影。
柳青拽着叶文澜滚进集装箱夹缝,铸铁舱门在身后轰然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