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狗挠着头:"可咱们一没技术二没材料"
"技术可以学,材料可以想办法。"
柳青展开自己画的草图,"我想先用竹竿和塑料薄膜搭个小棚试验。关键是控温——白天靠阳光,晚上用电热丝辅助加热。"
老周不知何时也加入了讨论:"电热丝好解决,县农机厂淘汰的温控设备改造一下就能用。"
正当讨论热烈时,工棚的门突然被推开。
柳斌倚在门框上,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哟,又在谋划什么"逆天"的事呢?"
棚内顿时安静下来。柳青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我们在讨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村里创造更多收益。"
"大冬天种菜?"柳斌嗤笑一声,"老祖宗几千年都没干成的事,你们几个就能行?"
他故意提高声音,"别到时候把村里的电费都搭进去,菜没种出来,倒让全村人跟着受冻!"
王寡妇腾地站起来:"柳斌!你——"
柳青抬手制止了她,转而问柳斌:"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村里现在有了电力,总得想办法发挥它的价值。"
柳斌显然没料到这个反问,一时语塞。
他哼了一声:"反正我会盯着你们的,别想拿集体的钱打水漂!"说完,转身消失在风雪中。
会议继续,但气氛已不如先前热烈。
散会后,林小雨留了下来。
"柳斌最近很反常,"她低声说,"我听说他常往县里跑,好像在联系什么人。"
柳青皱眉思索:"二婶死后,他一直心怀怨恨。现在看村里发展得好,心里更不平衡了。"
他收起图纸,"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做的事对村民有利,就不怕他捣乱。"
夜幕降临,柳家沟的灯火在雪夜中格外明亮。
柳青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远处考古保护棚的轮廓,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
明天,他要开始为这个冬天最"热"的项目——温室大棚,迈出第一步。
清晨的霜花还挂在柳家沟新架的电线上,柳青已经带着连夜赶制的温室模型来到了晒谷场。
他用三合板搭成的微型温室里,几株菠菜苗在玻璃罩下显得格外青翠。
"大家看,这就是温室原理。"柳青敲了敲模型外壳,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清脆,"阳光透过薄膜或玻璃照进来,热量被留在里面,就像人裹着棉袄一样。"
围观的村民中传出窃窃私语。老孙头蹲下身,独眼凑近模型:"这里面真比外头暖和?"
柳青掏出温度计,玻璃管里的红色液柱明确显示着内外五度的温差。人群发出一阵惊叹。
"胡闹!"
一声厉喝从人群后方传来。
老族长拄着枣木拐杖,踏着晨霜大步走来,崭新的涤卡中山装下摆扫过冻硬的泥地。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面色阴沉的老者。
"冬至刚过,正是天地闭藏的时节。"老族长用拐杖重重戳着地面,"这时候强要草木生长,是逆天行事!"
柳青不慌不忙地直起身:"老族长,这不是逆天,而是借天之力。就像我们用电灯延长白昼,用蜂箱帮助蜜蜂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