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把办公地点放在了唐大帅的园林里。
倒不是贪污腐败,而是为了震慑宵小。
这么大个园林,起码价值几十万大洋,就算是充公,怎么个充法也是有讲究的。
划归地方财政,无疑是增加负担,养护费不得上天啊,而且还容易让人腐败堕落。
或者就给它院墙拆了,做公园,那养护费,还是负担。
后世有个好办法,可以把它做成景点,贴个条子,门口弄个收费亭,既解决了财政问题,增加了就业岗位,还能让百姓也跟着乐呵乐呵。
起初,钟明是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后来才发现,这么大个园林景区,归哪个部门管也是个事。
而且,这地儿刚打下来,建制都不齐全,城里的秩序,基本靠人们的道德规范维持。
他最近就在搞这事。
每天给老周发三封电报,让他快点派些管理人员过来。
如此一来钟明轻快了,老周可就忙翻天了。
一整套班子,这么大的官,给谁也是个问题啊。
人才筛选困难,让钟明重新考虑起了教育问题。
应试教育,他恨之入骨。
素质教育,又没什么卵用。
钟明觉得,一个学校,就该教挣钱和做人这两件事。
如果只为了挣钱,那干脆搞技校模式。
但这“做人”,却难住了太多太多人。
学校教出个讲四讲五美的好青年,能适应社会吗?
如果不能,是不是就得教学生怎么职业假笑,怎么圆滑处世,怎么讨好上级,怎么请客吃饭,怎么花样送礼,怎么适应社会?
学校要真这么办,倒不如在孩子出生时,就灌上两斤酒,能喝的活,不能喝的死。
想到最后,钟明懂了。
还是社会的问题。
既然是金钱挂帅,一切向钱看,那还真得让孩子们在学校就学会圆滑。
否则,出了学校之后,体验到真实社会带来的落差,世界观会破碎的。
那么,怎么改变社会呢?或者说怎么调整社会的价值导向呢?
嚓。
火柴擦出火光。
点上一根烟,钟明深吸一口,记忆深处浮现出一套社会体系,这个体系至少有过三次试验,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最长的,维持了八十年,最短的,维持了三十年。
思考良久,他轻呵一声,翻滚的烟雾从口鼻喷出。
“石器时代。”
再走一遍,试试。
钟明刚刚做下决定,就响起了敲门声。
“进。”
“道帅,电报。”
两封电报。
钟明看了一眼落款,有些奇怪。
第一封是刘、谭二人的请降书,还说为了缴纳投名状,特意抓到一名孔府派来的间谍。
没思考太久,钟明就同意了。
战争不是儿戏,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死人,钱财流淌起来,比泄洪还快。
钟明是个穷光蛋啊,还欠着和尚们一大笔款子呢,能省则省。
当然,投降可以,改造必须做到位,不管这二位的思想如何,钱是一定要上缴的,家里的田产也是要拿出来分掉的。
钟明顶多发一个公告,护着点他们,别让百姓打死。
起草好回电,交给警卫员去发报。
钟明拿起第二封电报看起来。
这是关外老张家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