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家去东瀛,不需要渡海。
鲁省有一块儿地方,曾经被满清割给了布鲁斯,一战打起来之后,不列颠就联系东瀛,一起把布鲁斯这块地给打下来了。
当时布鲁斯还派人来求救来着,孔府却打定主意,要看他们狗咬狗,自己作壁上观。
人打算的其实挺好:布鲁斯人在的时候,就跟布鲁斯人做生意,东瀛人来了,就跟东瀛人做生意。
当初两不相帮,等于是给东瀛卖了个好,现在正好用上。
包括孔逸在内的一众孔府弟子信心满满的出发了。
族老的这个战略其实很厉害。
东瀛施压,清帝东归,那关外的老张家肯定撑不下去,因此必须要带兵入关,孔府只要许之与恩惠,就能把他们调到前线去抵挡钟明的大军。
两路比较近的,很快就传来了消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清帝同意东归,孔府又能拉大旗了。
坏消息是,东瀛拒绝了。
“没理由啊?”族老想了一夜,没想明白。
这些家伙秉性,他早就摸透了。
生活在逼仄的岛上,多危险啊,天天这地震、台风轮番肆虐,保不齐啥时候就沉海了,这危机感,就跟皮鞭抽屁股上似的,催着他们上岸。
可为啥这时候退缩了呢?
我明明开了那么好的价码,为啥不同意?
族老横竖睡不着,半夜爬起来让人发电报。
东瀛的孔家弟子也没睡,很快回信。
说东瀛现在跟不列颠是联盟,不列颠跟钟明又是联盟,盟友的盟友,就是我的盟友,我不能冒着惹怒我盟友的风险做事。
族老看着这回复,气得把电报拍在桌上。
“糊涂!钟藏锋那是能跟他们长久结盟的人?等钟明羽翼丰满,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他们!”
族老骂了半夜“蠢货”,天亮的时候,才发觉不对,这帮狼子野心的玩意,会讲道义吗?
当即电报一封,让孔家弟子好好查查。
发完电报,族老一天都没吃好饭,前线的情报不断回传,那钟藏锋收拾了唐大帅之后,开始扫荡境内残余势力了。
而且还在扩军和整编。
暂定一个师两万人,组建了三十个师。
分为两大军团,由张麻子和丁凛川带领。
古人云:三十而立。
这钟藏锋有三十个师,已经有了在世界上立足的资本了,族老看得多少有点心惊胆战。
就在这种焦虑中,一直挨到晚上,终于有回信了。
原来,当初不列颠的远东舰队被钟明这小子给收了,导致东瀛不得不用自己的老本。
可惜,之前钟明“不小心”给东瀛的军港炸了,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都沉了。
一个城市的工业化设备也被毁坏一空,市民死伤惨重。
因此,东瀛到现在还欠一屁股饥荒没还清呢,就指着打这一仗回回血,然后找几个打捞队,把沉下去的军舰捞上来,修修补补继续用呢。
结果这一仗打下去,差点把棺材本赔进去,海上虽然损失不少,但对方也不好过。
陆地上可就拉胯了。
东瀛出动了20万陆军,布鲁斯则只有4000守军,就这,他们愣是打了一个月才打下来。
然后就伤自尊了,认识到差距了,开始准备遣德使,想要偷师学艺了。
这个节骨眼,孔家让他们去威胁关外老张家,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