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外面传来监工的吼叫:“都起来!雪停了继续干活!”
有人小声问:“这么拼命,到底图什么?”
没人回答。
只有寒风在呼啸:这一切究竟是为了谁?又是谁下的命令?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淮堰还没修完,北魏就坐不住了。
他们重新启用杨大眼,封他为平南将军,让他带兵驻扎荆山,准备抢夺淮堰。
梁武帝萧衍一看,心想:“与其等他们打过来,不如我先动手!”
于是,他立刻派左游击将军赵祖悦突袭北魏的西硖石,逼近寿阳。
北魏朝廷也不含糊,马上任命崔亮为镇南将军,让他去攻打硖石。
同时,又让萧宝夤当镇东将军,带兵逼近淮堰。
赵祖悦听说崔亮来了,心里不服气,出城迎战。
结果,一交手就吃了败仗,只好退回城里死守。
崔亮可没打算放过他,直接带兵围城,还派人去寿阳找镇帅李崇,商量水陆并进,一举拿下硖石。
“李将军,咱们联手,硖石必破!”
崔亮信心满满地说。
可李崇却迟迟不动。
“崔将军,不是我不配合,实在是军务缠身,抽不开身啊。”
李崇在回信里推脱道。
崔亮气得直拍桌子:“这李崇,分明是在敷衍我!”
就这样,李崇一次次失约,崔亮只能独自围攻硖石。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一年,硖石依然没打下来。
人心不齐,再好的计划也白搭。
魏胡太后听说崔亮作战无功,心里明白这些将领们各怀心思。
她当机立断,提拔吏部尚书李平为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派他率领两千步兵骑兵火速赶往寿阳。
“李爱卿,”太后在朝堂上对李平说,“此番前去,你全权节制诸军,务必严明军纪。”
李平躬身领命:“臣定不负太后所托。”
到了寿阳,李平立即召见李崇。
两人在军帐中密议。
“李将军,”李平指着地图说,“我军当水陆并进,全力攻打硖石。
同时还要催促萧宝夤进攻淮堰。”
李崇皱眉道:“崔亮那边恐怕”
“不必多虑,”李平打断他,“太后给了我专断之权。”
就在此时,传令兵匆匆跑来:“报!
萧将军部将刘智文已渡过淮河,连破梁军三座营垒!”
李平拍案而起:“好!传令下去,加紧进攻硖石!”
与此同时,梁朝这边也动作频频。
左卫将军昌义之奉命救援浮山,却在半路接到新命令。
“将军,”副将王神念展开诏书,“陛下命我们改道去救硖石。”
昌义之叹了口气:“硖石那边情况如何?”
探马来报:“魏将崔亮派崔延伯在下蔡设防,他们在淮河上架起了十几道浮桥,我军难以突破。”
昌义之握紧拳头:”传令全军,暂驻梁城待命。”
硖石城外,战况激烈。
李平亲自督战,魏军攻势如潮。
“报!外城已破!”士兵飞奔来报。
李平大喜:“赵祖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