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6章 独揽大权除政敌 天象示警告宫闱
第(3/4)页

祭祀当天,太后身着华服,仪仗开道。

她昂首阔步走进宗庙,代行天子之礼。文武百官跪在两侧,大气都不敢出。

回宫后,太后又有了新主意。

她命人造了辆“申送车”,经常坐着它出宫巡视。

“陛下,前面有人拦轿喊冤。”

侍卫来报。

太后掀开车帘:“带过来。”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跪在车前:“青天大老爷,小人的田地被强占了”

太后听完陈述,当场判决:“来人,把县令叫来问话!”

到了选拔人才的时候,太后更是亲力亲为。

“把这些考卷都搬来,本宫要亲自批阅。”

她吩咐道。

宫女们搬来成堆的试卷。

太后挑灯夜战,一份份仔细审阅。

“这篇策论写得好,当列甲等。”

“这个字迹太潦草,降为丙等。”

大臣们私下议论:“太后虽然专权,但办事倒是认真。”

“是啊,最近几桩案子判得都很公道。”

百姓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位女主的统治。

茶余饭后,常有人感叹:“这位太后,可比先帝在位时清明多了。”

一日,风和日丽,胡太后带着年幼的皇帝元诩来到华林园游玩。

他们在都亭曲水旁设宴,召集了一众王公大臣。

太后兴致很高,环顾四周,笑道:“今日良辰美景,不如诸位各赋七言诗一首,助助兴。”

她略一沉吟,率先吟道:“化光造物含气贞。”

说罢,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小皇帝,柔声问:“诩儿,你来续下一句,如何?”

元诩虽才七岁,但天资聪颖。他歪着头想了想,稚声答道:“恭己无为仰慈英。”

太后一听,眼中闪过惊喜,忍不住赞叹道:“小小年纪,竟能续出这样的诗句,真是难得!”

群臣见状,纷纷附和:“陛下天资聪颖,实乃社稷之福!”

太后心情愉悦,便命众人继续联句。

一时间,王公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凑成一首长诗,字字句句都在歌颂太后仁德,赞美天下太平。

太后听得眉开眼笑,当即吩咐左右:“赐帛赏赐,人人有份!”

……

转眼到了第二年,改元“熙平”。这一年,恰是南梁天监十五年。

朝中却出了一桩案子——侍中侯刚因滥用职权,鞭打羽林军致死,被中尉元匡弹劾。

廷尉依法判处侯刚死刑。

可胡太后念及侯刚往日功劳,竟替他开脱:“侯刚是因公事责罚,意外致死,不该判死罪。”

少卿袁翻据理力争,最终朝廷才勉强削去侯刚三百户封邑,免去他掌管御膳的职位。

侯刚这人,原本靠着烧得一手好菜,深得太后宠信,掌管御膳近三十年。

如今虽被撤职,却仍能自由出入宫廷,参与朝政。

更离谱的是,太后还常常带着他,去宗室勋贵家中宴饮,每每玩到半夜才回宫。

侍中崔光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劝谏道:“太后,先贤有言,君王当以国事为重,不宜频繁游乐宴饮。”

太后一听,不以为然,反问道:“我能主持祭祀大典,为何就不能出游享乐?”

她的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胡太后到了此时,已是放纵不羁,随心所欲,哪里还肯听崔光的劝谏,老老实实待在深宫里呢?

她自幼跟着一位信佛的姑母长大,耳濡目染,对佛事极为热衷。

如今大权在握,自然要大肆兴建佛寺,以显虔诚。

于是,她下令在崇训宫旁建了一座永宁寺 ,又在伊阙口修了石窟寺 。

这两座寺庙,极尽奢华,尤其是永宁寺,更是金碧辉煌。

寺内有一座九层佛塔,高耸入云,塔顶还立着一根十丈高的铜柱,四面挂满铃铛。

每当夜深人静,风一吹,铃铛叮当作响,清脆的声音能传十里远。

佛殿、僧房,处处镶嵌珠玉,铺满锦绣,五光十色,晃得人眼花缭乱。

“太后,这寺庙的耗费,是否太过奢靡?”

有大臣小心翼翼地问。

胡太后微微一笑,道:“礼佛之事,岂能吝啬?

这是为天下祈福,花再多钱也值得。”

第(3/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在荒年,她有千亿物资养胖全家都市重生:高冷校花太会撩爱意随风落下位居省委,开局被妻子举报我被毒蛇咬成了修仙者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穿越古埃及,怎么就混成祭司神女了你渣我在先,离婚倒计时你慌什么父子选白月光,我带女儿走哭什么学霸:上啥A大,老班带你上北大!夫君假死养外室,阴鸷小叔子偷偷诱哄玄幻:青云大陆出了个瞎子剑仙道侣为白月光打胎后,我杀疯了混沌大魔头离婚后前妻成女帝,却不知我已万界独尊吞噬九重天真龙剑开局修真废物,我要逆风翻盘重生后,开局威胁绝美校花我的极品尤物姐姐空间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兵王林正英,你管盘古叫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