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心胸狭窄,准是祸乱的根儿。
萧坦之嫉妒心强,老欺负人;
徐孝嗣被人摆布;
江祏没个主意;
刘暄又昏庸又懦弱。
一旦祸乱起来,朝廷里外都得垮。
咱兄弟俩好在守在外边,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现在还没开始猜忌呢,得赶紧把几个弟弟都弄到西边来。
过了这村儿,怕就没这店儿了。
再说郢州管着荆湘地区,雍州兵马又精又强。
太平时候就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乱了时候就得自己想办法救自己,看时势行事,才能保全自己;
要是不早点打算,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萧懿听了,也不说话,就光摇头。
张弘策又劝他:“哥啊,你们兄弟这么英勇无敌,现在占着郢、雍二州,为百姓说话,废掉昏君立个明君,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嘛!
可别让这些小子欺负了,让后人笑话!
雍州这边都想好了,特地来跟你说,你怎么还不为自己打算呢!”
萧懿一听就生气了,说:“我就知道忠君,别的啥也不知道!”
这话是没错,可也太死板太傻了。
张弘策回去跟萧衍一说,萧衍直叹气。
于是,朝廷便派遣了一名属吏匆匆赶往京城,去迎接骠骑外兵参军萧伟和西中郎外兵萧憺,让他们一同来到襄阳,在这里安心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
现在说说江祏和江祀的事。
他俩是亲兄弟,还是景皇后的侄子,跟齐主萧鸾那是表亲关系。
景皇后啊,就是萧鸾的生母。
当年萧鸾篡夺皇位的时候,江祏和江祀可是出了不少力,所以萧鸾特别信任他们,临终前托孤时也特别关照了他俩。
还有卫尉刘暄,他是敬皇后的弟弟。
敬皇后呢,是萧鸾以前的妃子。
刘暄和二江一起接受了萧鸾的遗诏,辅佐新皇帝萧宝卷。
可这个萧宝卷啊,行为不端,老想干些荒唐事儿。
徐孝嗣不敢劝,萧坦之呢,态度模棱两可。
只有江祏,每次都直言不讳地进谏,坚持到底,这可就把萧宝卷给惹毛了。
萧宝卷平时最宠信的就是茹法珍、梅虫儿这两个人。
江祏又屡次限制他们的权力,法珍等人自然也就把他当成了仇敌。
徐孝嗣常常劝江祏:“皇上有点不同意见时,能顺着他的就顺着他,别老跟他对着干。”
江祏却回答说:“只要事事都交给我来办,一定可以让皇上无忧。”
但独揽大权哪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啊。
萧宝卷的德行是越来越败坏了。
江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想废掉萧宝卷,改立江夏王宝玄为帝。
可刘暄却跟他意见不合,想推戴建安王宝夤。这宝玄和宝夤啊,都是萧鸾的儿子。
原来啊,刘暄以前在郢州任职时,曾经辅佐过宝玄。
有一天,有人献了一匹马给宝玄,宝玄想看看。
刘暄却说:“马啊,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了,有什么好看的?”
还有一次,宝玄的妃子徐氏让厨房烤猪肉,刘暄又不许。
他还对厨子说:“早上已经煮了鹅了,怎么还要烤猪呢?”
就因为这两件事,宝玄曾经怨恨地说:“舅舅啊,你也太没有舅甥之情了吧!”
刘暄听了心里也不高兴。
所以现在他掌握了政权,当然就不愿意立宝玄为帝了。
江祏见刘暄有异议,就转而去找萧遥光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