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夏日令人压抑的湿气弥漫在空气中,厚重得如同裹尸布。
在东宫之内,檀香的香气也难以驱散朱标心中的紧张情绪。
边境传来的消息虽是一场胜利,但却留下了苦涩的余味。
也速迭儿的儿子,那条狡猾的毒蛇,逃脱了。
而京城中的流言蜚语……更是让人忧心。
诸位藩王之间不满情绪在暗暗滋生,那低沉危险的闷响,随时可能爆发为公开的叛乱。
朱标几乎都能尝到即将到来的血腥气息中的金属味。
他来回踱步,腰间的玉佩有节奏地撞击着他华丽的丝绸长袍。
地板在他焦躁的脚步下吱吱作响,与他手指在桌上急促敲击的声音相互呼应。他必须行动,而且要迅速行动。
这不仅仅是资源的争夺,这关乎明朝的根基,关乎他父亲用鲜血和钢铁铸就的基业。他的调查悄然展开,如同烟雾的触手蔓延至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多年精心培养的情报网络织就了一张大网,收集着流言蜚语,拼凑着宫廷欺骗之下隐藏的破碎真相。
陆续传回的报告描绘出一幅严峻的画面。一些藩王被贪婪蒙蔽了双眼,被错误的野心冲昏了头脑,把边境冲突视为一个机会。
他们抱怨国库的消耗,却故意忽略了帝国的稳定对他们和其他人同样有益这一事实。
他们把军队的调遣视为京城防御的削弱,认为这是在皇帝注意力分散时夺取权力的机会。
“该死的他们!”朱标咬牙切齿地想。
也许他太天真了,本以为历史的教训会让他们警醒。他曾试图引导他们,为他们指明繁荣稳定之路。
但似乎有些人注定要追逐幻影,哪怕这意味着将帝国拖入混乱。
这次他不能心慈手软。他玩着一场危险的游戏,在安抚与威胁之间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公开场合,他宣布对藩王的权力和特权进行审查,用给予更大自主权的承诺来安抚他们。
私下里,他却收紧了绞索。京城卫队得到加强,巡逻次数加倍。
宫廷中的关键职位悄悄安插了他最忠诚的人。
京城表面上平静如初,实则暗流涌动,宛如一个蓄势待发的弹簧。
诱饵奏效了。一些较为犹豫的藩王被他的承诺所迷惑,放松了警惕。
他们沾沾自喜,期待着回到为所欲为的日子。
但叛乱的头目,这场初现端倪的叛乱的真正策划者,看穿了这一切。
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流言蜚语愈发嚣张,计划也更加具体。
他们把他的和解姿态误认为是软弱,傲慢使他们看不到脚下即将落入的陷阱。
“就让他们以为占了上风吧。”朱标嘴角泛起一丝冷酷的微笑。
他们的过度自信将成为他们的覆灭之因。
朱标收集到的证据确凿无疑:秘密会议、加密信件、藏在他们王府中的武器储备。这些证据足以将他们绞死十次。
他将调查结果呈递给朱元璋,老人那张饱经岁月和苦难的脸变得如花岗岩般坚硬。他那双平时充满父爱的眼睛,此刻燃烧着冰冷的怒火。看来,这条巨龙被激怒了。
朱标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派遣他最信任的将军,他的弟弟燕王朱棣,以加强边境防御为幌子前往北方。
实际上,朱棣的军队就像披着羊皮的狼,随时准备直击叛乱的核心。
与此同时,他将维持京城秩序、平息谣言和安抚民众的任务交给了他最精明的谋士。
他行动起来就像一位外科医生,每一刀都精准而果断,切除着威胁他父亲基业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