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炎猛地抬起了头,与冯薇一起下意识地往那门口望了过去。
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正眼睁睁地看着他们。
冯薇愣了下,那正是与她一同住在这小院的小宫女郑梨。
郑梨是这一年被选进宫的良家子,不过才十三岁,被分在皇后所在的长秋宫侍候。
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那郑梨被眼前此景惊吓到,扯起嗓子喊了起来。
“来人!快来人!有贼人!快来人救冯宫人!”
祁炎听到她的尖叫声,顿时对准备要做的事情失了兴趣。
他不禁暗骂起来,这唐凯死哪去了,连一个小丫头片子都拦不住。
他猛地瞪了郑梨一眼,怒喝道:“你给孤闭嘴!否则孤将你扔进暴室。”
郑梨顿时吓得安静下来。
祁炎不得不放开了冯薇,整理了下衣裳。
“今日到此为止,改日孤再来寻你。至于这丫头,你自己处理好。”
说完,祁炎越过郑梨,拂袖而去。
待祁炎离开,郑梨才急忙走到冯薇身旁,小心翼翼地问道:“冯阿姊,你没事吧。那登徒子究竟是谁啊!”
冯薇忙把脸上的眼泪擦干:“那是宫里的太子殿下,今晚的事,你可千万不要与其他人说,否则小命难保。”
郑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待郑梨离开后,冯薇又去用水细细洗漱了一番,才上了床。
她想起今晚发生的事,整夜难眠。
这太子殿下看起来非常难缠,自己怕是要遭殃了。
翌日,冯薇去了宣室殿侍候在建桓帝身旁,没多久便瞧见了祁炎过来。
她有些慌张,行礼后便低头退到了一旁。
祁炎只是看了她一眼,便与建桓帝商讨起政事来。
“冯薇,你过来。”
冯薇正发着愣,冷不防听到建桓帝喊她。
冯薇忙走了过去,候在一旁。
建桓帝抬眼望向她:“你从澜州来的吧,说说看,那边的民风如何,教化如何?”
冯薇思虑片刻:“澜州的百姓以海捕为生,靠海吃海。大多百姓都没有读过书。”
建桓帝望向祁炎:“澜州是梁王封地,你需得了解那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方才知道如何应对梁王。”
祁炎微微颔首,又望向冯薇:“以后还得麻烦冯宫人多给孤说说这澜州的风土人情。”
建桓帝微微皱眉:“刘良娣不是从澜州来的吗?”
“她是你的良娣,她阿父又曾是梁王的丞相,你多去与她交流,不更是方便?”
祁炎回过神来:“儿臣一时没想起来,多谢父皇提醒。”
建桓帝又叮嘱祁炎:“你已经十七了,要考虑子嗣的事情了。”
“你母后既为你择了良娣和孺人,你们就要早日开枝散叶。”
祁炎忙应了下来:“儿臣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