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上,臣臣实在不知。那孩子向来主意大,早搬出去独住了。这想来该是去国子监进学了”
这一副就差撇清关系的口气,让整个太和殿沉默了三息。
贾政分明感觉到数道目光如芒在背,尤其是跪在前方的北静王,肩膀似乎微不可察地僵了一瞬。
御座上的帝王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众卿既已明了,不妨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林家子年幼,就由贾爱卿代为领受吧。”
殿内今日格外安静,满朝文武哪个不是人精?早将此事来龙去脉摸得透彻。
如今见两位皇子都跪在殿中,谁还敢再起争执?
户部尚书第一个出列,誓要守护他的大小财神爷:“圣上明鉴!’京中少年义资‘几字,和那两万两白银的数目,都已镌刻在育幼堂的功德碑上。这分明是泽被孤幼的义举!两位殿下更是心系黎民啊,这路过的百姓谁不夸两句?”
“臣附议!”神武将军冯唐也不知是否因自家儿子只作壁上观,底气十足,“满京城的公子们,都是为了追随陛下的仁德之举!”
一时间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自家那不肖子仿佛真干了什么善事。
就连那几个素来古板的御史,都硬挤出几句“睿王仁厚”“怀王英武”的称赞,也不管这词用得是否妥当。
贾政的脊背不知不觉挺直了几分,心下暗忖:莫非是来替外甥领赏的?
昭明帝指尖轻叩龙椅扶手,对这个结果颇为满意。
待声浪稍歇,才不轻不重地训斥了两个皇子几句:
“睿王身为兄长,不知约束幼弟,反倒带头胡闹,罚俸半年。”
“怀王”看着台下清瘦苍白的脸,实在难以想象当日怎么英勇的,只得继续道,“闭门思过半月罢。”
“臣等领罚。”两位皇子忙齐声谢恩。
这处罚简直如儿戏,一个母家富得流油,一个三天两头就要静养。
转向北静王时,昭明帝眼底晦暗不明:“水溶,你素来沉稳,这次虽带头胡闹但育幼堂的差事办得妥当。功过相抵,下不为例。”
“臣谢过圣上,日后定当谨记。”盛水溶极力保持风度。
最后看向贾政时,昭明帝忽然倾身向前。
他本想说些“林卿远在扬州,你当严加管教”的场面话,可瞧着贾政这副唯唯诺诺的模样,倒怕真把那灵秀孩子给管迂腐了。
只能悠悠道:“你那外甥年少轻狂,你回去告诉他,责令田假这一月,至翰林院整理典籍,好好收收性子。”
“臣臣遵旨。”贾政结结巴巴应着,全然没注意到满朝文臣抽搐的嘴角。
那翰林院是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去翰林院变成处罚了?
多少人想打杂都进不去!
龙椅上的帝王似乎嫌刺激不够,又补了句:“记得带着功课去,朕会着人检查。”
“什么?我整个暑假都要去翰林院坐牢?!”
林祈安接到口谕时,直接从自家书房椅子上蹦了起来。
(今天一章,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