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停顿,朱允熥又接着说道:“那些参与建造的百姓,切不可亏待了他们。”
“提高他们的俸禄,在吃喝方面也要给予优待。”
“朕要让他们知道,为这军校出力,便是为我大明出力,朕不会让他们寒心。”
赵谦连忙应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去传达旨意,定让工匠和百姓们感受到陛下的关怀。”
他深知,朱允熥此举不仅是对百姓的体恤,更是为了激励他们用心建设军校。
朱允熥看着赵谦,目光中带着期许:“这军校意义重大,关乎我大明未来军事人才的培养。”
“你督促着些,务必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赵谦领命,再次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会日夜监督,确保军校能早日建成。”
说罢,他缓缓退下。
建设大明金陵军事学院的百姓们得知陛下不仅给他们提高俸禄,吃喝上还给予优待,顿时喜出望外。
在工地休息的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纷纷夸赞起朱允熥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用粗糙的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咧着嘴笑道:“陛下真是仁义之君。”
“咱这些泥腿子能得到这般待遇,都是托了陛下的福。”
“这军校咱一定得好好建!”
旁边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心里装着咱老百姓。”
“咱要是不卖力,都对不起陛下的这份心意。”
“没错没错,有陛下的关怀,咱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朱允熥的感激与夸赞之情溢于言表。
消息迅速在金陵城传开了。
不少百姓都在打听军校建设还招不招人。
负责此事的黄观站在工地前,看着围拢过来询问的百姓,高声说道:
“还要人!只要大家有力气、肯吃苦,都可以来为这军校建设出份力!”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原本就对参与建设充满期待的百姓们,纷纷摩拳擦掌。
一时间,报名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大家都怀揣着对朱允熥的感恩和对建设军校的热情,希望能为大明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观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在陛下的感召下,这军校建设必将顺利推进,而大明的军事人才培养也将迈出坚实的一步。
……
金陵城郊,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大明金陵军事学院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百姓们充满干劲的脸庞,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朱允熥从琼州府带来的能工巧匠,以及新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炮轰金陵城,随后用水泥快速将金陵城墙建设好,就是这些发挥了用处。
这是当初朱允熥为了建设琼州府特意培训的人才,特意打造的工具。
还有更加先进的修建方式。
在工地的最前端,是地基挖掘的区域。
数十名百姓手持改良后的铁镐,整齐而有力地刨着地面。
铁镐与坚硬的土地碰撞,发出“砰砰”的声响。
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有节奏地挥动着手臂。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动作。
在能工巧匠的指挥下,他们按照精确的测量标记,将地基一点点地深挖下去,为军校的稳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远处,木材加工区一片繁忙。
粗壮的原木被整齐地堆放在一旁,百姓们在工匠的指导下,熟练地操作着双人拉锯。
两人一组,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双手紧握锯柄,身体随着拉锯的节奏前后摆动。
拉锯在木材上快速地来回移动,木屑纷纷扬扬地飘落。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次拉动都力求精准,将原木锯成大小合适的木板和木梁。
旁边的工匠则拿着墨斗和斧头,对锯好的木材进行精细的修整,确保每一块木材都符合建设的标准。
砖石砌筑区域同样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