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先生拿出他们成亲年份的册子翻看,随后道:“你是不是记错年份了?这上面并没有记载你与高志远的婚书信息。”
“没记错啊,就是这个年份。”
“我找过了,没有。”
李晚月立刻道:“那劳烦您帮我看看,我的户籍登记可是在靠山村?”
文书看过后,摇头:“你的户籍在稻花村。”
李晚月和李三栋相视一眼,随后道谢离开。
走出县衙,李三栋气呼呼道:“好啊,高志远这个鸡崽子,他从一开始就是骗咱们的,居然连婚书都没办。”
李晚月想起来,成婚后,婚书和迁户籍都是男方去办,高志远又是读书人,李家自然没有怀疑,谁能想到,他居然连婚书都没办,而户籍也只是拿去了高家,并没有到县衙做登记,迁户到高家。
不过这样也挺好。
两人随后又去了一家当铺,李晚月要把那银镯子当了。
李三栋阻拦:“姐,那是娘给你置办的嫁妆,不能当。”
“看到这镯子,就想到高家那群人,更何况那高聪慧还戴过,更恶心了,还不如当了,告别过去,等将来有钱了,买金镯子戴。”
李三栋听完,也觉得有道理。
经过一番讨价,镯子当了一两银子。
随后两人来到寿安堂药铺,询问鹿角收不收。
药店掌柜直言收,价格三十文一斤,昨天三栋捡回来两根鹿角约八九斤,也就是能卖二百四十文左右。
李晚月笑着道谢,让伙计装了点无患子,当归,何首乌,花了三百文。
看到有八角桂皮草果等香料,买了一点,花掉六十文,跟李三栋离开。
李三栋惊讶道:“居然三十文一斤,这也太值钱了,明天就带过来卖了。”
李晚月笑了笑,心里想着鹿胶的用途,若是熬成胶,是不是能多卖些钱。
不多时走到一间名墨香斋的店铺,她走了进去。
这间店铺很大,分上下两层,一楼整齐的摆着货架,各类文房四宝,书籍纸张都有。
想来二楼应该是字画之类的。
伙计看他们一身补丁的穿着,倒也没有瞧不起人,依旧笑着招呼:“不知两位想买什么?”
李晚月瞬间对这家店多了几分好感,她道:“我可以先在店里瞧瞧吗?”
“可以的。”
李晚月点头,在店铺里逛了起来。
看到书本,她拿起一本翻看,心里一松,是繁体字就好,也不至于以后两眼一抹黑。
走马观花一圈下来,这店里的布局不是按物品种类分的,而是按东西的品质好坏分的,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域。
她来到柜台前:“请问《三字经》《千字文》多少钱一本?”
“这两本属于启蒙书,一两银子一本,当然,你们也可以买手抄本,五百文一本。”
李三栋一惊,五百文?也太贵了,得买多少糙米,粗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