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摇头:“我没事,她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又不会掉块肉。”
刚才她已经想起来了,周家这位大娘,偏心老大一家,连带着老大家里的孩子,都比老二家的孩子受宠,家里家外的活都是老二一家在做,却得不到周家婆子一点好脸色。
李晚月摇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李家父母做的很不错了。
说话间就到了村口。
村里只有两家有牛,一家是村长家,再一个就是李福爷爷,岁数大了,靠着拉人挣些家用。
李福爷爷和牛车已经等在了村口,去青石镇一文钱一位,去县城两文钱一位。
村民们大多只去镇上,因为去县城还要交一文钱进城费。
稻花村的位置还算不错,到青石镇走路要半个时辰,到县城走路一个时辰,牛车的速度跟走路差不多,顶多是不累脚,带东西方便。
李大川道:“小妹,你去坐牛车,我们两个走着就行。”
“大哥,我也走走,当锻炼身体了。”
“我们走路习惯了,你一个女儿家,哪能走那么远的路?”
李三栋:“大哥,就让姐走路吧,她昨天刚回来,那牛车上有两个大嘴巴的,姐跟她们坐一块,怕是要听些闲话。”
李大川恍然,三弟说的对啊。
李晚月笑了笑,她倒不怕闲言碎语,只是想让身体变的更好,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没问题的。
三人向牛车上的人打了声招呼,没理会他们打量的眼神,径自离开。
车上的几名妇人小声议论起来。
一位妇人道:“这李家丫头昨儿个刚被休回来,转头就去镇上,手里得的那十两银子赔偿也不知道先拿去还债,她家可还欠着不少钱呢。”
另一位妇人反驳:“人家是和离,可不是被休,没看把嫁妆都带回来了,谁家被休的还能把嫁妆拿回来的?
你咋知道人家没拿去还钱?我昨儿个可是看到大山去了好几家,我家隔壁的有财家说是去还钱的,人家还了好几家呢。”
最先说话的妇人撇了撇嘴,还是嘴硬道:“既然回家了,就好好在家待着干活,她倒好,一回来就待不住,谁家姑娘妇人的总往镇上跑的。”
“我说你这人嘴咋这么损,人家跟着自家兄弟去买东西也不行?难怪你家老太太总让你少说话,怕得罪人。”
说完扭过头不再理她。
这些人的议论李晚月兄妹没听到,不然还真得说道说道。
转眼到了安平县,高大的城墙上面嵌着用石碑刻的‘安平县’三个大字,守门的士兵穿着普通差役服,腰间挂着大刀,检查出入的行人车马。
交了三文钱入城费,三人走了进去。
县城不像电视剧里的建筑那么好,但也很繁华,干净整洁的青石街道,两旁古朴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也是李晚月第一次来县城。
李大川停下脚步,道:“小妹,让三栋陪着你逛逛,我去做工了。”
“放心吧大哥,我一定照顾好姐。”李三栋保证。
两人先去了一趟县衙,不等守门的衙役开口,李晚月率先递上去十文钱。
衙役收了钱,脸色立马好了几分。
听到他们的来意,带他们去了籍契管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