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妈妈做事,我自是再放心不过。她身边的素琴怎样了?”
“去的及时,只是挨了几巴掌。连着她家里的,一并送去庄子上。”
想到在四姑娘的山月居瞧见的,房妈妈只觉又见到一个林小娘。
手段,心性如出一辙,就是四姑娘的胆子没那么大。
好在她们姑娘是个通透的人儿,大娘子也听的进姑娘的话。
这几年大娘子渐渐的看开了,同林栖阁的几番争斗中不落下风,还能小胜一次。
这不,出了正月打算再请些女先生来教导三位姑娘。
到底四姑娘姓盛,真做出什么丑事来,大娘子也是会受连累。
如兰放下汤碗:“好。到时候将她们安排在我名下的铺子里,稳妥些。”
但很快林小娘她们应当没有心思在针对素琴了。
她说过的,这笔账算在林小娘头上。
让她想想。
她的父亲都给林小娘置办了哪些产业来着?
这儿有良田百亩;那儿有旺铺三间;倒是不少。
……
过了几日,华兰同她的夫婿袁文绍来了盛家,还带着自己的女儿庄姐儿。
见着大女儿回来,大娘子自是欢喜的,抱着庄姐儿亲香了好一会儿。
如兰亦拿了好些她旧时玩具给庄姐儿。
瞧着女儿手中的鬼工球,华兰觉得有些眼熟:“这个似是在哪里见过?”
“大姐姐好记性。这是在扬州时,大姐姐送给我的。”
见如兰待她态度温和有礼,华兰心中五味杂陈。
她嫡亲的妹妹就这一个,却是怎么也亲热不起来。
吩咐婆子们看紧了庄姐儿,大娘子将华兰拉到一旁:“华儿,庄姐儿也有四岁了,你同姑爷打算何时再要个孩子?”
虽没有爵位承袭,但膝下有个男孩总归是省了不少心。
她可是听说,大姑爷房里的一个小娘是伺候姑爷多年的丫鬟,还生了庶长子。
华兰面色有些勉强,她也想啊,甚至连祖母给她的陪嫁都开了脸,抬成了小娘,可就是没个动静。
“母亲,这些日我刚接手管家之事,等忙过这一阵儿就好了。”
大娘子双目一瞪:“你管什么家?忠勤伯府将来又不是姑爷继承,管好自个儿院里就是了。”
再说了,华儿的婆母和长嫂都不是省油的灯,这里头指不定藏着什么猫腻呢。
但,既然是捧了这烫手的山芋,那些人会让她轻易扔下嘛。
见华兰不说话,大娘子脾气上来了,声调刚抬高些就见如兰走了过来。
“母亲,有什么话好好说,大姐姐会听的。”
随后华兰就见到大娘子真的按住脾气,心中惊讶不已。
因着她婆母管的严,她每每归家都是来去匆匆,同母亲都说不了几句话,更别说如兰了。
所以在华兰心中,大娘子还是当初的炮仗脾气。
“大姐姐,前些日京郊庄子上的人来送年礼。母亲忙的厉害,我便帮着看了看,听庄头说,庄子附近的佃户们似乎换了主家,这件事大姐姐可知晓?”
京郊庄子连着周围的五百亩良田是大娘子的嫁妆。
因为这个庄子后面还有一小座山头,上头种着各色木材,里头还有一处小汤泉,所以大娘子将五百亩良田给了华兰做陪嫁,剩下的打算留给如兰。
“华儿,你妹妹说的可是真的?”
华兰静默不语,眼眶却已是红了的:“母亲,我那小姑子要出嫁了,婆母捏着管家权开了口,我也是没法子的事。”
“什么没法子!当初还在扬州时,我便同你说了,给你的嫁妆是让你用在自个儿身上的,不是让你给他们袁家当藏宝库的!”
“这一次你被捏住了,下一次呢?你是有多少嫁妆能往里头填!”
大娘子就不明白了。
她这个女儿从小就被老太太夸懂事坚韧,怎么她都能想明白的事,华儿却想不通了!
当初嫁过去时分明还是袁家气短,这才过去几年,就反过来了!
一想到她这傻女儿还接了管家权,大娘子气的只想骂人,勉强耐着性子给华兰出主意。
“待会儿我就让刘妈妈去忠勤伯府传信,就说我病了,想留你些时日,等你回府后再 寻个理由推掉管家权,那五百亩良田就当吃了个教训。”
“我去求老太太给你找个好大夫,留在家里好生调养些日子,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大娘子提出的这个法子可行性极高,华兰都不敢相信这是她母亲能想出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