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口养 深养(有内涵)
你看你去吃自助餐的时候,你第一个就是不能开口说话。
因为自助餐它盘子或者端菜的东西,它是张开在那里的。
你在那边,这是什么?你的口水通通喷出去了,人家怎么吃?
还有人用手去抓。抓了以后,闻闻看,不好还放回去。那请问你让别人看你作何感想。
还有拿多一点,看看不对又放回去一点。
老实讲太多人是不会吃自助餐的。
每样吃一点,那你就把你的肠胃当做垃圾桶,反正每样丢一点,每样丢一点。那整个胃口都没有了,全都寡了。
我们自助餐它的原则是说,我各式各样的料理都有。
但是你只取你所需要的,只取你喜欢的,你不喜欢,你不要动它,你动它干什么?这样就对了。
现在是一个肤浅的时代,只会看表面,它完全没有深度。你就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发展出自助餐来,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几个人在一起,东南西北口味都有。
那怎么办呢?那只有说把它展开,你是喜欢吃这种的,你就选这种、他是喜欢吃海鲜的,他就吃那种、它什么都不喜欢吃的,他就啃面包,啃面包也可以过日子。
各取所需,但是不要去干扰别人。
养正,就是要懂得深养自己的饮食之道。
养正 有内涵的饮食之道
饮食是个道,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懂得饮食的。
观颐一方面,观其所养。
观其所养就是说,你是只顾自己,还是你会照顾到别人。
你看很多人一上桌就赶快看,哪个比较营养?然后二话不说就专吃那个。那你在干什么?那你不要跟别人一起吃了。
一个人只顾自己,他永远是自私自利的,他的事情是做不大的,你少跟他来往是对的。
但是要照顾别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曾老师最怕人家给曾老夹菜,尤其是夹鱼的时候。因为曾老是南方人,曾老是很会吃鱼的。
可是他是北方人,他根本不会吃鱼,他又很客气要给我夹。他都把鱼背,那个最难吃这部分给我吃。
曾老心里想你是虐待我,他绝对没有这个意思,那你装内行干什么。
一个人他最喜欢吃的东西。
他会看看在座哪一个人应该吃的,他会给那个人吃,这个人就了不起。
一方面观其自养,自养是你怎么吃法?这个吃法很重要。
到底先吃水果,还是后吃水果。到底是先喝汤,还是饭后才喝汤。各有一套道理。
但是最起码吃饭的时候不可以拿一瓶饮料,而且是冰箱里面拿出来的,东喝一口西喝一口,但是这就是美国人的生活。
你没有想想看美国人有什么文化,他懂得怎么吃饭吗?他不懂。那你学他,那怪谁。
曾老师到餐厅里面去,人家问曾老师喝什么饮料?曾老都摇头。
为什么?吃了以后你就知道了,你是跟你的肠胃过不去,它得罪你了吗?没有。
现在小孩都这样赶时髦,那父母在干什么?曾老师常常觉得这些小孩父母在干什么?有跟没有完全一样。
你想一会冰的,一会冷的,牙齿都受不了,不要说肠胃。那是非常不懂的饮食之道,但是到处都是这样。
好像你不这样,就是落伍,就是老古板,就是你不懂。非常可笑的。
天地养万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养万物最主要告诉我们,天地是不求回报的。我自供养万物,我从不求回报。
那圣人呢?圣人就要替这个社会培养贤能的,有能力的人,他要照顾所有的老百姓,你才叫圣人。
如果你只顾你自己,那算什么圣人呢?
所以孔子把这个卦加上一句话,叫做颐之时大矣哉!
就是我们所讲的,吃饭的时间是比皇帝还大,最起码跟皇帝一样大。
它颐,那种时宜,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先求自己吃饱了,然后你要照顾到别人。你要推己及人,你要关怀别人;你一方面养自己,一方面还要养别人。
当老板呢,你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当老板你实在很了不起,为什么?你除了自己养饱自己以外,你还可以照顾那么多人,这就是你的功劳。
不是说我怎么懂得管理,我怎么会经营,我怎么样子就白手成家。那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你自己的事。
但是最起码呢,我不但自己有饭吃,我提供就业机会,我供养了这么多人。这是我的贡献,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
所以当老板如果要大声疾呼,要讲东讲西。你只能讲这一点,其他都没有价值。
我怎么创业,你怎么创业,别人跟着你创的出来吗?少来。
但是大家很喜欢看,那没有办法,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