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祁钰、朱翊钧、朱由检、朱标、洪武朱棣、永乐朱高炽、永乐朱瞻基十位各个位面的皇帝或临时领导者全都齐聚一堂。
他们的身后跟着李靖、徐达、汤和、常遇春、秦琼、李文忠、蓝玉、张辅、于谦等一众威名远扬、战功赫赫的将领。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汹涌的钢铁洪流,第一时间在雍正位面草原上展开了阵营。阳光洒在士兵们整齐排列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大明与满清之间的最后一战,终于在所有人的紧张与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满清的皇帝们并没有大明那样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如电台等通讯设备。为了避免在战场上被大明打个措手不及,除胤禛以外的其他皇帝,都早早地带领着自己的将领和精锐部队来到前线。
双方在这片战场上集结了千万之众,这样庞大的兵力,显然不可能聚集在一起进行大混战。一旦如此,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出现的严重误伤。在混乱的战斗中,自己人很容易在激烈的厮杀中误伤到同伴。
而且,单单是把这千万大军整齐地排列成一个有效的阵势,就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如此庞大的人数,想要协调行动、统一指挥,其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战场被分为四路。四路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
朱元璋端坐在高大的帅帐之中,身着一袭威严的龙袍,面色冷峻,目光深邃而坚定,全神贯注地指挥着与努尔哈赤这一路的战斗。他身旁的将领们个个精神抖擞,神情肃穆,随时等待着朱元璋的命令。努尔哈赤则站在敌方阵营的高处,身披厚重的铠甲,犹如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紧盯着战场的局势,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决绝。
朱棣那边,战场局势同样紧张激烈。朱棣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坚韧而不可动摇。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声如洪钟地指挥着将士们奋勇杀敌。城墙上的皇太极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不时地发出指令,指挥着满清的军队顽强抵抗。
朱瞻基所面对的是福临一方,战斗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张辅等人带领士兵们冲入敌阵,刀光剑影之间,鲜血飞溅。福临则试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但面对朱瞻基的猛烈攻击,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最后,朱祁钰在李靖和于谦的辅佐下对阵颙琰。李靖凭借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军队。而颙琰虽然心中有些慌乱,但在满清众人的支撑下,仍在努力支撑着防线。
双方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气势,大战从黎明时分拉开帷幕,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又历经了整整一个白天,到了第二天傍晚,战斗依旧在激烈地进行着,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因为满清将大量汉人百姓聚集在城门附近,这些无辜的汉人百姓被当作盾牌,让明朝的火炮不敢轻易使用。
那些被驱赶来的汉人百姓眼中满是恐惧和绝望,他们哭嚎着,挣扎着,却被满清的士兵用刀枪逼迫着,无法逃脱。这一无奈之举,直接让战况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焦灼的状态。
残阳如血,将整个战场染成了血红色。双方将士都带着疲惫和伤痛,但依然在顽强地战斗。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消耗后,双方很有默契地停止了交战,各自派出人开始打扫战场,收拢己方将士的尸骨。
战场上的景象惨不忍睹,堆积如山的尸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如此多的尸体,如果处理不及时,那估计还没等战争分出胜负,双方就得先来上一场史无前例的瘟疫。
士兵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同伴的尸体抬到一旁,眼中满是悲痛和敬意。他们将尸体包裹起来,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等待着后续的处理。
努尔哈赤等满清皇帝分别和己方的将领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努尔哈赤眉头紧锁,看着地图,沉思良久后开口说道:“今日一战,虽然我们暂时抵挡住了明军的进攻,但他们毕竟兵力同样众多,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必须在坚守防线的同时,寻找机会给明军以重创。”
而大明这边则要方便得多,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台共同商讨。朱元璋坐在帅帐中,手中拿着一份战报,眉头紧锁。随后,他利用电台向各方发出了询问。
朱元璋发报问道:“今日的战况如何?对面的守备力量如何?都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攻破?”
朱元璋将心中的疑问通过电台发了出去,焦急地等待着三人的回复。不一会儿,三人的电报很快就传了回来。
朱棣发来的电报,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开。只见电报上写道:“爹,我这边战况尚可,军队损失并没有多大。只不过对面那些鞑子用百姓做盾牌,让我不得不放弃火炮的优势。而对面却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火器,如果正面攻城的话损失实在太大。对面好像是皇太极那个家伙,他十分狡猾,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他的军队防守十分严密,火器布置也十分巧妙,我们稍有不慎就会遭受重创。除非有办法解决汉人百姓这件事,否则短时间内根本拿不下对面。”
朱元璋看完朱棣的电报,微微点头。他知道朱棣一向勇猛善战,但面对敌人的这种阴险手段也会感到棘手。
接着,朱瞻基的电报也传了过来。朱元璋打开电报,眉头紧锁。电报上说:“太爷爷,我这边也差不多,只不过我这边的守将应该是福临。这家伙的狠辣程度较之弘历更胜一筹,他居然将部分汉人百姓身上装满炸药,然后向我们这边驱赶。这些百姓哭天喊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而这些人的父母妻女都在对面的手上,他们也没有办法。而我因为一时不查,前军部队吃了不小的亏。士兵们死伤不小,现在不得已,只能退后五里,另做打算。不过太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重新调整战略,找到攻克敌军的方法。”
朱元璋看着电报,心中一阵悲愤,他没想到福临竟然如此狠毒。
最后,朱祁钰的电报传来。朱元璋打开电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电报上写道:“太祖爷,晚辈这边可能还要等一些时日。幸亏有大唐军神李靖的帮助,战场上的事倒是并不需要我太操心。李靖将军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的军事才能让我们的军队士气大振。而且对面的颙琰看起来不怎么样,毫无主见,军队的指挥也十分混乱。李靖和于谦他们两个去商量解决对面用百姓做文章的事情了,他们好像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一旦他们能解决百姓的事,三日之内必定破城。”
朱元璋看着手上的三份电报微微蹙眉。朱棣那边倒和他想的大差不差,朱棣的军事才能他一直都很放心,只是面对敌人的狠毒手段,确实有些棘手。不过朱瞻基那边却让他大吃一惊,没想到福临竟然如此狠毒。最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接触不多的朱祁钰有可能会给他一个惊喜。
朱元璋在心中思索着,一旦真有解决百姓的方法,那对面这山海关朱元璋也不放在眼里。他想象着李靖和于谦他们成功解决百姓问题后,到时他就用李靖的方法去攻城。
不知怎么的,朱元璋脑海中居然浮现出明军如潮水般涌入山海关的场景。三天,不!两天之内他就能将山海关拿下来!到时候,满清的防御体系将会被彻底打破,他们的末日也将来临。
只不过现在尘埃未定,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他还是等朱祁钰那边有了确切的结果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