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宛如一头咆哮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双方的人力和物力。从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到夜幕深沉,血色的残阳再次降临,白日里明军总是如同潮水般汹涌地进攻,喊杀声震耳欲聋。而清军则如同困兽一般,拼尽全力防守,他们的身影在城墙上、壕沟里穿梭,手中的武器不停地挥舞,每一次抵挡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
到了夜晚,当这片血腥的土地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宁静,双方却又开始了另一项艰难的工作——收拢尸骸。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同伴们的尸体抬离战场,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已变得冰冷而僵硬。
在收拢完尸骸后,士兵们又开始为明天的战争做准备,检查武器、加固防御工事、补充粮草和水源,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其实,双方心里都清楚,单凭满清这一个位面,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军队的消耗。
满清的物资储备在战争初期就显得捉襟见肘,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资的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士兵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也因为长期的战斗而损坏严重。
而大明则有着十个位面的托底,哪怕其中五个位面拖了后腿,但当战争到了这一刻,整个华夏民族都会咬着牙迸发出强大的潜力。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他们必须团结一心,彻底将满清这片仅存的位面撕碎。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大明有着源源不断的资源和人力补充到战场上。如果继续拖下去,满清就如同一个不断失血的病人,耗也能被大明耗死!
战争到了第七天,双方的疲惫已经达到了极点。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血丝,他们的身体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疲惫不堪,每一次挥舞武器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而朱祁钰这边,李靖和于谦谋划多日,今日也终于向对面展开獠牙。
天刚蒙蒙亮,天空还沉浸在一片深沉的蓝色之中,月光洒在战场上,仿佛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朱祁钰身着精致的盔甲,盔甲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他骑在马上,利落地站立在前线,身姿挺拔如松,身后是如同钢铁洪流般的大明士兵。
士兵们的目光狂热地看着龙纛下那副坚定的身影,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崇拜。朱祁钰就像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战斗的勇气和力量的源泉。
朱祁钰缓缓抽出腰间的天子剑,剑身在微光中闪烁着寒光。他紧紧地握住剑柄,剑尖遥指对面的城池,那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果敢。
他高声喊道:“将士们!对面那片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千年的地方!满清鞑子趁我们内部空虚、内乱,趁机夺走了我们的祖地!如今我们有机会将这片土地夺回来,让我们的祖宗在地下看着,他们的后辈子孙是如何为他们抹去曾经的耻辱,夺回故土!现在,传朕旨意,凡我大明所属!攻城!”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战场上回荡,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到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朱祁钰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大明士兵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将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们悍不畏死地向满清的城池冲去,脚步声如同雷鸣般震撼着大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喊杀声震耳欲聋。
对面满清守城的士兵看到这一幕都懵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前几天明军还只是在试探,怎么一下子就发起总攻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对面明军的火炮就开始落在城墙上。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在城墙上炸开,掀起了一片片碎石和尘土。好在之前这些城墙都被整体加固过,不然这一轮射击恐怕城墙都要倒下大半。城墙在火炮的轰击下微微颤抖,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守军将领满脸惊恐地喊道:“快反击!反击!来人,速去禀告皇上,就说明军发起总攻了!”他的大声呼喊在混乱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响亮,但士兵们的慌乱情绪并没有立刻平息下来。
他们手忙脚乱地开始组织反击,有的士兵胡乱地放箭,有的士兵则试图抬起火炮进行回击,但一切都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下显得那么无力。
震耳欲聋的炮火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将城外墙下的汉人百姓纷纷惊醒。那些原本在睡梦中的百姓,突然被这巨大的声响惊吓得猛地坐起,眼中满是惊恐和迷茫。他们的身体瑟瑟发抖,仿佛置身于一场无法逃脱的噩梦之中。
紧接着,他们就感觉到城墙上不时有碎石掉落,发出“轰隆隆”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在步步逼近。而自己身边不远处偶尔也会有炮弹炸响,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地面震得颤抖,掀起一片片尘土和石块。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也映照出百姓们那惊恐万分的面容。
对面的明军如同潮水一样向他们涌来,那密集的队伍仿佛一条黑色的巨龙,带着无尽的威压和杀意。百姓们看着这可怕的场景,顿时吓得一个个四散而逃。他们有的被吓得瘫倒在地,连滚带爬地逃离这里;有的则在慌乱中相互碰撞,发出惊恐的叫声。他们不顾一切地朝着安全的地方奔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而此时,城上原本应该看着他们的清军却陷入了困境。大明的火器如同雨点般密集地射来,强大的火力将他们压得抬不起头。他们躲在掩体后面,不敢轻易露头,偶尔能对着城门处的汉人百姓进行射杀,但那点射杀不过是杯水车薪,对明军的威胁微乎其微。他们的火力在这样的攻击下显得如此脆弱,根本无法阻止明军的进攻。
颙琰来到城墙附近,刚一靠近,就被那猛烈的炮火吓得脸色苍白。他惊恐地四处张望,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最终,他躲在一块巨大的石头后面,探出头来,望着城下的混乱场面,声音颤抖地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明军打到哪了?”
城上的守军连忙跑过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陛下,对面的明军马上就要冲上来了!一旦他们的火炮停止,到时就是真正的攻城战了!到时候……” 守军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他不敢想象明军攻上城来后的惨烈景象。
颙琰心中一惊,他知道情况已经万分危急。之前他还以为明军的进攻只是一次试探,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迅速地发起了总攻。他的脑海中迅速回想着临行前皇太极教给他的办法。
过了一会儿,颙琰的眼中又绽放出新的光芒。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又冷酷,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连忙对周围的人催促道:“快!快将城中的那些汉人都给朕赶出去!只要将那些汉人赶出去,那他们自然会为我们挡下明军的冲锋。只要明军过不来,那他们就是我们的活靶子!至于那些汉人,左右不过是一群炮灰,死光了再抓就是了。” 他的声音冰冷而无情,仿佛那些汉人的生命在他眼中如同草芥一般。
颙琰的话很是残忍,但却让守将眼前一亮。守将连忙点头称是,立刻下令让人将城内的汉人全都赶了出去。之前就因为要利用这些汉人,所以颙琰特意将城中的汉人全都集结在这里,如今也正好方便他们将城中的汉人都赶出去。
满清士兵们手持武器,如同驱赶牲畜一般,将那些无辜的汉人百姓从城中赶了出来。百姓们先是在睡梦中被惊醒,又被这样无端地驱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他们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何要遭受这样的对待。许多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能得到一丝怜悯,但士兵们却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依旧无情地驱赶着他们。
被驱赶的汉人顿时哭声震天,那哭声中饱含着无尽的恐惧、绝望与无助,仿佛要将整个夜空都撕裂。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段时间以来,每天满清士兵都会如恶狼般来到这里,带一部分人走。那些被带走的人,至今都没回来,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们了。面对死亡的威胁,让这些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底层百姓瞬间崩溃。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妇女,也有青壮年。
老人们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爷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啊!” 孩子们则紧紧地抱住父母的大腿,哭喊着:“爹,娘,我不想死!” 妇女们则满脸泪水,紧紧地抱着孩子,身体不停地颤抖。而那些青壮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愤怒,却又无力反抗,只能无奈地随着人群向前走。
而那些驱赶他们的满清士兵则是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紧紧地盯着这些人。他们仿佛看到了猎物一般,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
这些人中但凡有反抗迹象的,这些士兵立刻就将其刺死。他们的动作十分熟练,仿佛已经做过无数次。刺死百姓之后,在这些人的眼中竟然能看到一丝快意。那快意中夹杂着对生命的漠视,让人不寒而栗。
毕竟对他们来说对面的明军也是汉人,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也是汉人。杀这些百姓就让他们觉得是在杀死对面的明军。
在他们扭曲的认知里,这些无辜的百姓成了他们发泄仇恨和恐惧的出口。他们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良知,在战争的残酷洗礼下,变得如同野兽一般。
大量的汉人逐渐被驱赶到城外,这些人紧紧地挡在城墙与明军之前,形成了一个奇特而又悲惨的景象。他们的身躯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脆弱,却又成为了城墙的一道“坚固防线”。
这让即将冲到城墙下的明军一时间不知所措。士兵们都停下了脚步,看着眼前这些无辜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