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明情报总署的卷宗上,新增一行文字:
【德川家光,已失降意,准备处决。】
【大明建议:不必审判,直接——焚王。】
公元1639年春末。
大明东线战区正式完成对江户、日光、熊本、宫崎等地的战略清扫。
“幕府残火已灭,诸藩皆亡。”
大明决定——以德川世子德川纲忠为终审对象,举行全岛最大规模公开审判。
当日。
东京湾畔搭建万人审神台,四角悬挂大明战旗,主座为黄金镶嵌“审神石”台阶,象征“信仰终审、天命裁决”。
来自各地的神职、残藩贵胄、倭国百姓、归降武士,皆被集中于此。
大明设重兵环列,火枪齐肩,炮口高举,空中有飞鹰巡航,海上有航母护卫。
台上,一人被反绑双手、脚踝缚铁链,披囚服、面色苍白:
德川纲忠——幕府最后的血脉继承人。
审判长肃立,朗声宣诏:“德川纲忠,身为幕府嫡系,明知大明降诏在前,尚煽动诸藩反攻、秘密筹兵、藏器拒降。”
“查其所言,仍口口声声自称‘将军’,妄图复国。”
“此举为:叛国、抗旨、拒正统。”
“今依大明律法,判——极刑。”
话音落地,万众哗然。
德川纲忠仍昂首,咬牙吐出一句:“我为德川之后,死亦不拜大明!”
审判长冷然点头:“你将为你的愚忠,付出代价。”
斩首令一出,刽子手执大明斩神刀登台,刀刃寒光森森,刀柄雕双龙纹环。
德川纲忠被强押跪于“神权断头台”。
万众屏息。
“唰——!”
刀起,血溅三尺,头颅落地,滚入刻着“神明已死”的血槽之中。
当场十数名旧幕臣跪地痛哭,百姓默哀,有人不敢看,有人流泪颤抖。
但更多人,早已无泪。
因为他们知道——旧时代,死了。
是夜。
大明旗舰“承天号”自台北启程,驶入东京湾。
天子朱由检未亲临前线,但他御笔钦发诏令,于战舰甲板之上,由王承恩高声宣读:
“倭国皇祚已绝,幕府逆命,众神皆焚。”
“今朕命——废其国名,革其法统。”
“设‘东洋都督府’,以总督其地,封疆、驭民、理神、镇军。”
“凡岛内百姓,归大明籍者,得田、得粮、得庇护。”
“抵命不从者,格杀勿论。”
“首任东洋都督——张哲。”
“赐印、赐剑、赐号‘镇鬼斩神’。”
“掌全岛兵权、法令、宗教处置之权,至三十年不换。”
“大明万里之疆,自今日起,东至扶桑,西及昆仑。”
王承恩读毕,万舰齐鸣。
战鼓隆隆,礼炮三响,张哲身披黑甲登舰,接下“东洋都督印”、佩“尚方宝剑”,立誓于海风之中:“倭国已亡,此岛自此归大明。”
“大明律令,终年不息。”
海风卷动他披风,天际残阳血染波澜。
大明第一面龙纹战旗,在东京湾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