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我和崔谨娴便起身。
阿鱼在一旁协助,为我们换上精心准备的素色罗裙,裙摆绣着淡雅的兰花,寓意着这份纯净而坚韧的情谊。
来到庭院中,一座布置精美的香案已然摆好。
案上整齐摆放着三牲、新鲜的果品,袅袅香烟从点燃的香烛上升起,萦绕在四周。
崔谨娴对视一眼,二人缓缓走到香案前,并肩跪地。
我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天地在上,今日我温沄晚与崔谨娴在此立誓,结为金兰。”
“此后,无论富贵贫穷,艰难困苦,都愿与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若有违背,执剑自戕。”
崔谨娴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我崔谨娴,与温沄晚结为金兰,此生定当以真心相待,一生一世,若有二心,寿命折损。”
誓言落下,我们双手奉上庚帖,郑重交换,生辰八字书写工整。
这时,阿鱼走上前,眼中含泪,既是感动,也是祝福:“公主,崔大人,阿鱼自小跟着公主,知晓你们情谊深厚,今日能见证你们结为金兰,阿鱼定当拼命守好这个秘密。”
仪式结束后起身,二人脸上都带着释然的微笑。
此后,我们以姐妹之名相伴。
一次诗会,众人围坐,有人好奇发问:
“听闻公主与崔大人结为金兰,如此突然,倒是让人好奇,是何等缘分促成此事?”
我微笑着,从容应答:“我与谨娴相识已久,本就投缘,前些日子一同探讨诗词,对一句‘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见解一致。”
“深感彼此相契,便决定结为金兰,共享这份情谊。”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赞叹这份难得的缘分。
在那些或明媚或微雨的日子里,我们一同漫步花园,或是在书房中泼墨挥毫,以姐妹之名,将这份爱意藏于日常相处的点滴之中,守护着彼此的真心 。
时光匆匆,三年转瞬即逝,又逢我生辰,宫中再度热闹非凡。
巍峨的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彩带随风轻舞,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
宴会之上,满朝文武身着华服,依次上前向我祝贺,言语间尽是恭谨与祝福。
母皇高坐主位,仪态端庄,脸上带着慈爱笑容,接受着众人的朝拜。
这时,崔丞相之子崔眠稳步走来,他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手中捧着一个精致木盒。
走到我面前,他优雅地行了一礼,声音清朗:
“公主殿下,今日是您生辰,臣特来送上贺礼,愿公主岁岁欢愉,万事胜意。”
说罢,轻轻打开木盒,盒中是一支温润的玉簪,簪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兰花,花瓣细腻,纹理清晰,在烛光下泛着柔和光泽。
“此簪乃我特地寻来的美玉,由京城最好的工匠雕琢而成,兰花寓意高洁,正如公主品性,望公主喜欢。”
我微微欠身,接过玉簪,礼貌回应:
“多谢崔公子美意,这簪子我很是喜欢。”
母皇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开口道:“崔公子有心了,崔爱卿教导有方啊。”
崔景鸳赶忙起身谢恩,脸上满是谦逊。
正值众人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之时,宴会大厅的烛火突然摇曳了几下,一道森冷寒意瞬间袭来。
母皇正手持玉盏,与身旁臣子笑谈,毫无防备间,一道寒光从暗处暴射而出,竟是一支淬了幽光的冷箭,如暗夜毒蟒,直逼母皇咽喉。
“陛下小心!”一声疾呼打破了宴会的欢愉。
众人惊愕回首,只见崔相脚下轻点,几个起落便到了母皇身边。
然而,仓促之间,身上并未佩戴兵器,根本来不及抵挡这致命一击,千钧一发之际,张开双臂,将母皇紧紧护在身后。
“噗”的一声闷响,那支冷箭直直没入崔相后背,鲜血瞬间洇红了她的衣衫 。
崔相身形晃了晃,却仍咬牙强撑着,缓缓转身看向母皇,嘴角扯出一抹虚弱的笑意,“陛下,您……无碍便好……” 说罢,身子缓缓软倒在地。
母皇疾步上前,一把扶住崔相,声音都因愤怒与焦急而颤抖:“崔相!崔相!来人呐,快传太医!”
宴会上众人顿时乱作一团,侍卫们迅速抽出佩剑,四处搜寻着暗处的刺客。
母皇将崔相放平在地上,看着那不断涌出的鲜血,满心自责:“都怪朕,竟疏忽至此,你一定要撑住,朕定要将那幕后黑手碎尸万段!”
崔相气息微弱,却强提一口气,断断续续道:“陛下……莫要……顾念臣,务必……彻查此事,保江山社稷……安稳。”
太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母皇见状,心头一紧,厉声问道:“到底如何?你若救不回崔相,朕拿你是问!”
太医扑通跪地,颤声道:“陛下息怒,箭上沾了剧毒,微臣只能暂且稳住崔相大人的伤势,可若无解药,怕是……”
母皇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下令道:“封锁皇宫,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解药与刺客!”
说罢,又转头看向崔相,眼中满是关切与坚定:
“崔相,你放心,朕也定会救你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