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猛地坐起身,心里有了主意——把迷茱香囊给崔谨娴,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匆匆起身,从包裹里翻出那个香囊,脚步急促地往她房间赶去,嘴里不停地念叨:“快些,再快些,可千万别让她先走了。”
终于到了房门前,我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她穿着夜行衣,正准备翻窗出发。
我赶忙几步上前,气喘吁吁地把香囊递到她面前,说道:“带上这个,里面有迷香,万一碰上危险,能派上大用场。”
她伸手来接,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
我看到她身形瞬间一僵,尽管她戴着面罩,可能感觉到她惊讶与无措。
我望着她,满心担忧,轻声道:“万事小心,我等你平安回来。”
“我……很担心你。”这一句吞下了肚没有言出。
她伫立在原地,沉默了好几秒,却没有回应我。
只是恭敬地鞠了一躬,随后转身,动作敏捷地翻出窗户,眨眼间就消失在夜色里。
我忧心忡忡地回到自己房间,双眼紧紧盯着那扇紧闭的窗扉,耳朵努力捕捉着屋外哪怕一丝一毫的动静,根本不敢有一丝松懈。
像一只困兽,在房间里不停地来回踱步,木地板被踩得吱呀作响。
不知走了多久,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可崔谨娴依旧没有归来。
每多等一刻,心就揪紧一分,各种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翻腾。
“她会不会遇到危险?”
“有没有顺利拿到证据?”
“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默祈祷,只盼着她能平安无事地出现在眼前。
终于,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我猛地抬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待看清来人是崔谨娴时,一直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顾不上什么礼数规矩,几步就冲到她面前。
她似乎察觉到我的情绪,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安抚道:“我没事,长公主,证据都在这里了。”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递到我面前。
我赶忙接过,小心翼翼地打开,仔细查看起来。
随着目光在那些账册和信件上扫过,眼神逐渐变得冰冷,眼中闪过一丝难以遏制的愤怒:“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简直罪无可恕!”
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我深吸一口气,将证据一一整理成册,随后坐到桌前,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
写完后,我叫来随身信使,把证据和信件郑重地交给他,又低声嘱咐几句:“务必快马加鞭,将这些呈交给母皇,一刻都不能耽搁。”信使领命,转身迅速离去。
做完这一切,目光轻柔地落在崔谨娴身上,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崔大人,此番行动,可要辛苦你了?”
她微微一愣,眼中闪过疑惑,随即行礼,轻声问道:“公主何出此言?臣实在不明白。”
我轻轻踱步至窗前,目光望向远方那片受灾的土地,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明日,本公主打算以身作则,穿素衣与士兵们一同修缮房屋,发放赈灾粮食,还要开放粥铺,为百姓熬煮热粥。”
“这一路劳顿,又要处理这些繁杂事务,怕你吃不消。”
话虽如此,可我心中也在暗自思忖,如此辛苦,不知道此人是否愿意。
没想到,她听后眼眶竟泛红,向前靠近我一步。
“公主心怀百姓,如此仁爱之举,臣深感敬佩。”
“臣不怕辛苦,愿随殿下一同,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转过头,眼中满是赞赏,情不自禁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有你相助,本公主安心许多。”
可她却立刻避开视线,将头深深地低下。
见眼前人如此反应,我的心中不禁涌起失落。
但很快整理好表情,缓缓将手拿下,不再看她。
故作镇定道:“辛苦崔大人了,你去休息一下,待一切准备好了,本宫让鱼儿去唤你,咱们一同前往灾区。”
崔谨娴退下后,我独自在房内,心中五味杂陈。
她方才的回避,让我忍不住反复思量:
“难道是我平日里的举动太过逾越”
“让她心生顾虑?”
“又或者,她只是单纯不习惯这般肢体接触?
心烦意乱了许久,天完全光亮,我便起身,简单收拾后,唤来阿鱼,让她去请崔谨娴。
不一会儿,崔谨娴便来到我的房间,她换上了一身素色衣衫,头发简单束起,整个人看起来干练又利落,只是神色间带着几分疲惫。
几人一同来到救灾现场,百姓们看到我们,纷纷投来感激的目光。
我和崔谨娴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