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晓,她的才能远不止于此,还需再显露些。
于是,我紧接着又抛出一题:“若是有朝中老臣,自持资历深厚,以祖制为由,反对新科举制,还在朝堂上公然施压,你又该如何应对?”
她目光坚定,再次认真作答。
字字句句都恰到好处,既不卑不亢,又能直击要害,让人不得不叹服。
我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向母皇说道:“陛下,这崔姑娘才思敏捷,面对难题应变从容,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将来必能为朝堂增光添彩。”
母皇微微颔首,声音虽平和,却隐隐带着几分深意:“朝堂之上,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犹如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崔谨娴,你初入朝堂,根基尚浅,如何在这波谲云诡之中站稳脚跟,为朕分忧解难?”
崔谨娴心中一凛,即刻跪地,神色庄重,语气坚定而有力的表达着忠心。
母皇听闻,沉思片刻,而后缓缓开口:“既如此,朕便封你为五品女官,暂入长公主麾下,望你日后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看着崔谨娴激动得眼眶泛红,双颊微微颤抖。
我在心底暗自偷笑,心想这人真是孩子气,一点情绪都藏不住,不过,这般纯真率性,倒也别有一番可爱之处。
退朝后,按照当朝惯例,三日后崔谨娴才能到公主府中任职。
我回到府里,便立刻命人整理出一间屋子,着重叮嘱书房一定要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吩咐在书房外养些花卉。
阿鱼走过来,眼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公主,这都已经按您吩咐弄好了。”
“只是,您怎么突然想到在书房外养花了呢?”
“平日里都是直接去宫里的书阁,这书房甚少用到呀。”
我微微一怔,随即佯装不在意地说道:
“不过是觉得书房外添些花草,看着能舒心些。”
“日后崔谨娴到府中任职,在这样的环境里任职,想必也更能文思泉涌。”
说罢,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书房的布置,想象着崔谨娴在这里工作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三日之后,特意起了个大早,唤人为我梳妆打扮。
阿鱼从衣橱里拿出几套衣服,恭敬地问道:
“公主,您看喜欢哪件?”
我瞧了瞧。
“这件颜色太过艳丽,那件又过于素净。”
思索片刻后,指了指其中一件紫色的衣裳。
“就那件吧。”
随后,我换上衣衫,用过早膳,便到花园等候。
在花园中踱步了一会儿,心中不禁犯起嘀咕:
哎,她怎么还没来?阿鱼见状,赶忙说道:“公主啊,这还早呢,现在也才过了半个时辰。”
我恍然,才过了半个时辰啊。
“嗯,好吧。”
“你去拿些书来,本宫到屋里去看书,边看边等,或许时日能过得快些。”
阿鱼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抱着几本书匆匆回来,我接过书,走进屋内,坐在雕花檀木椅上。
试图沉浸在书中,可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窗外,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快点出现。
不多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抬眼望去,只见管家领着崔谨娴前来拜见。
见她走进屋,我缓缓放下手中书卷,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说道:“来了?”
随后,又关切地补上一句,“不必拘谨,日后便在我身边好好做事。”
崔谨娴闻言,赶忙端庄地福身行礼,言辞恳切:
“多谢长公主殿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我看着她那副认真严肃的模样,心中涌起一丝笑意,伸手轻轻扶着起身。
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只觉一片冰凉,不禁微微皱眉,关切问道:“可是身子不适?手怎这般凉。”
崔谨娴微微一愣,旋即礼貌回应道:“多谢殿下关心,臣只是晨起匆忙,受了些寒,并无大碍。”
我轻轻点头,随后引其前往书房与休息的屋子。
她一路走着,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打量,眼中皆是满意之色。
见她如此,我心中也跟着一阵开心,不过,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我面色依旧保持着一贯的冷淡,只是在不经意间,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
此后的每一天,崔谨娴来公主府任职,我都会早早起床,精心地梳妆打扮一番。
阿鱼瞧着我这一反常态的举动,心中满是好奇,终于忍不住问道:“公主,平日里您可没这么早起过呀,自打崔大人来了之后,您天天都起得这么早。”
我听闻,脸上微微一热,轻咳一声,佯装严肃地说道:“嗯,你懂什么?”
“本宫这是以身作则,总不能她来府中做事,我却还在睡梦中,如此行径,岂不是有失皇家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