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02章 讲学
第(1/2)页

西域,武国以北,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了。duan"j

段家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且命名为秦国。这个国号成都一开始不给通过的,还是刘平说了一句:“高祖能够代秦,吾等又何须在意这等蕞尔小国呢?”

最后秦国建立了。

秦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一切都朝着大汉靠齐。

而且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究其原因嘛,还是这些西域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什么车同轨书同文,老子都没有车,也不认识字,你想干啥就干啥,别打扰老子放牧。

段家也简单粗暴,什么这那的,都给老子改汉姓,取汉名!年龄小的都给老子上学去,学习大汉优秀先进的文化。

同时还派出了上百人去武国,帮助武国完成汉化教育。

对此,王家自然不会拒绝。

一来他们本就觉得汉化是对当地土着好,二来刘平那边也来信了,汉化是她们的第一要务。

不光要汉化武国和秦国的百姓,还要往西走,一路汉化过去。

对这个事儿,段家很是上心,打算当成国策来搞。反正开销可以从成都那边报销。

“爹哦不陛下也不对大王。”

“行了,叫爹就行了,啥事儿?”段伟觉得给自己大儿子取名叫英,属实有点对不起这个字了。

段英也不想,这身份转换太快了,他一时间没有习惯。要知道这位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大汉征西将军而已。

曹操:不是?这个梦想这么大众的吗?

现在他倒是征西了,而且还比之前想象的还要更西。只不过他没成大汉征西将军,反而成了秦国公子。

“是这样的,最近儿子走遍了南北,发现这地方也不是不能耕种。”段英开口说道:“耕地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有充足的的水源,虽然没有大面积的平原,但是也能进行种植。只不过本地土着不懂。”

“什么土着,什么土着!那是咱们的百姓!”段伟暴躁的很,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

段英不在意这个,而是继续说道:“目前来看,我秦国加上武国,以及南边那块地,如果努力开垦的话,至少可以开垦出来上千万亩耕地。”

“哦?”段伟眉头挑了挑:“真的?”

段英一脸自信的点头:“没错,而且再往东,还有更多的可以开垦的土地!咱们不光要汉化,最好还能打出去。”

“儿子跟来做生意的吐火罗人确认了,再往西他们那有大面积的耕地,只有占领那里,咱们汉人才能真正在这一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段英说的大面积耕地,是真的。

他嘴里说的大面积的耕地,其实就是后世塔吉克斯坦的农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西部和南部的平原及山谷地区,如瓦赫什河谷等。这些地方有河流灌溉,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段伟摸着下巴道:“这事儿可以跟武国商量一下,但是现在咱们想要西征还是力有不逮的,按照城乡的计划来吧,咱们先发育,汉化周边,然后再西征。”

听到西征这两个字,段英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好好好,西征好啊,非常好。”

“先把汉化给做好,才能讲以后的事儿。”段伟看的比段英清楚多了。他很明白,眼下武国也好,他们秦国也好,都是一样的,要靠着大汉。准确的说,要依靠汉王刘备来维系国家的统治。

只有让汉王高兴了,他们的国家才有存续的可能。

成都,今天很热闹。

因为大儒宋衷要公开讲学了。

刘平虽然觉得宋衷这个人思想有问题,但那是站在政治立场上来说,单从学术上来讲,这位还真是很厉害,不比郑玄差。

更实际的说法,郑玄和宋衷学术上有差异,但能力上基本上是一个级别。而且两个人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两人都有深厚的学术传承和经学根基。

刘平想要成为此时的大儒,需要从他们两个人身上学的有很多。学术传承这一块倒是没问题,毕竟也是卢植的学生。但是经学根基就差了很多。

刘平平日里也一直在恶补这方面,但终究跟两人不能比。

宋衷和郑玄皆深受东汉经学传统的浸润,将儒家经典视为学术研究的核心。他们穷究《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期望通过对经典的阐释,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在治学过程中,二人都广泛收集和整理前代经学家的注解,去粗取精,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很多人其实不理解,刘平为什么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呢?其实这并不是为了个人学术,而是为了统一的思想。

第(1/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斗罗:开局获得曼多拉的镜像之力万界倒卖武道人仙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守寡五年,带着三胞胎去大院离婚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修炼无限暴击,我无敌很合理吧?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乘风万里张小曼洛尘俞先生,你可以再混蛋一点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家父吕奉先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逆流港湾3366洛尘末世:女神校花太廉价我以奥术登临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