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北八十里外,原是北府城,十分热闹
北胜关第二次大战把整个北府军给打光了,一直未能重新组建,北府城很快凋敝下来。
偌大的军营早已空了,但城圈内外还有不少百姓生活。
尤其是城郊,做各种小买卖的,以及做来往客商生意的人不少,渐渐形成了零散的小集镇。
在一处位置颇为偏僻的酒肆里,郑九和冯启年歇脚打尖,二人一路风尘,要了酒菜慢慢对饮。
“这沿途看过来,大周委实民生凋敝,甚至比我见过的韩国都不如,可这终究不是你我做些什么就可以改变的。”
冯启年端起酒碗说道,他很喜欢这种没有名字,但入口极辣却又回味无穷的烈酒。
“多看看总是好的。”郑九看着窗外,似乎心不在焉。
二人从南府城的驻防地离开已经半月有余,游历了大周国中部几个郡县后又想去华山看看,便改道北上。
去华山是冯启年的想法,郑九无所谓。
其实郑九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就是想离开府军,未来很久都不会再打仗,待在军营里不自在。
另外,郑九也是为了躲着李默鱼,并避开王九。
临仓大战,南府军派出支援的那三千五百人,仅仅是跑了三四十里的山路便阵亡两千多人,连领军将领陈卫都尸骨无存,何况他人。
死的很冤枉,也莫名其妙。
而跑在前面的郑九这帮子人,居然活下来了一大半,实在幸运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大方峪班师回到南府城后,郑九也升了官,百夫长。
毕竟李辉对郑九颇有印象,而且出兵支援东府军得到了李戴士十分罕见的赞誉,李辉立刻飘在了云里雾里,手下人办事自然是迎合主子的心意,也麻利许多。
那些被南府军将领看不上眼的炮灰兄弟们则被打乱编入了各营,就算是正式接纳了他们。
真正安顿下来后,郑九的心情反而非常不好,若是没有自己所谓的重要军情,那两千冤魂和陈卫将军可能现在还活蹦乱跳。
阴差阳错?还是造化弄人?
郑九并没有过多自责,他很清楚这个惨祸的源头是那些拿着人命当草芥的修士们恣意妄为所致。
可郑九就是不高兴,因为他自己也是修士。
加之李默鱼又是时不时的冒出来向郑九打听那个银州城外郑九的下落,搞的他疲于应付,怀疑再问下去是不是会露陷?
还有王九,让郑九实在看不懂,天然便生出防备心理,骨子里感觉远离为妙。
这是个很古怪的家伙,肯定隐藏了不少手段,独自翻山越岭,一路六百里急行追上了大家,莫说一介女流,就是身怀武技的强壮汉子也很难做到。
可王九不但做到了,甚至还在道门修士一掌绝杀中幸存下来,实在是个奇迹,当时郑九虽然跑远了,但很清楚那一掌的可怕,凡人哪里能躲的过去。
事后,王九什么都不说,郑九也刻意叮嘱冯启年什么也别问。
诡异的是,既然都安顿好了,也无仗要打了,王九作为女子应该表明身份,离开府军。
毕竟在大周国,女子从军不仅罕见,也很难被世俗接受。
回到家人怀抱,正常生活不好么?
难道在满眼男子的军营里,干什么都不方便,反而成了一种奇怪的癖好?
搞不懂的是,王九偏偏继续隐瞒身份赖在军营里,并和冯启年的交往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