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新房实在不必要。哪怕等以后分家了,要是你们愿意,我们家养你祖母,我们再另起屋子。”
“到那时,村长批地也好批,我们三家各家都有地建房子。”
叶苗认认真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她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还是自己想简单了。
确实,这世界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试图挑战。
“好,那就依娘说的,今年抽时间再修缮修缮,添置些东西就行。”
一家人见叶苗同意,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怕叶苗一意孤行,最终伤了自己。
吃完早饭,叶苗跟叶全一起去村长家。
自从去年叶家从他家买猪,郝年就觉得叶家要起势了。
这下见父女两个来了,脸上褶子都挤在一起:“小全,你们父女来是有什么事情?”
叶全将女儿的想法告诉郝村长。这一下,村长脸上的笑更是没断过。
这不就相当于人叶家送钱给村里人花嘛!村里每家都有园子菜地,实在不行还能开荒。
郝村长利落:“好好,我看行,我这就召集村里人过来说这事。”
大约两刻钟的时间,村里人都赶过来。
百十来户人,一家一个代表,村里捻稻场上很多人,大多都是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今天有什么事。
郝年看人来的差不多了,两只手招大家聚过来,中气十足道:“来,大家往跟前围一围,我说,大家都先竖起耳朵听着。”
“是这样,叶家小孙女叶苗先前做的两种吃食卖的不错,她今年想继续做起来。”
“这中间需要大家伙出出力,叶苗她自己先试着培育番椒种子,若成功了,给大家苗,可以先不用掏钱,秋收时候,叶家把大家种出来的番椒收去,那时再扣掉苗钱。”
“另外,丑话说在前头,这番椒目前还没试,所以成不成功另说。”
郝年说完第一个事,顿了一顿,清清嗓子,继续说第二个,他觉得这个更稳妥。
“再有一个事儿,叶苗今年还要生猪,猪仔他们可以出钱买,冬季照样按市场价收,但扣除猪仔钱。”
“还有,如果他们买的猪仔养到一半生病死了,猪仔钱叶家和主家一人认一半。”
“当然了,这些都全凭大家自愿,绝对不会逼迫谁。”
“要我说呢,去年叶家用生猪做出来的东西想必大家伙都有耳闻,就是镇上、县上都有人专程来买的。今年继续做,定是不会差的。”
“大家伙心里得有成算。”
“该说的我都说完了,后面如果有意向的,可以直接去叶家问。”
话落,马上响起激烈的讨论声。
有人觉得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又有人担心有风险,不划算。
村长和叶全父女走后,还有很多人在捻稻场谈论。
这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叶苗也不担心没人愿意干,毕竟自家也有地,大不了自家多种些,不够了再找胡青峰买也行。
猪的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街上有得卖,她就不愁买。
主要还是想带动村里一起富。
过了几天,接二连三有村民上门询问,打算签契书。
叶苗对自己的字不太自信,专门去镇上一家名为“墨香书舍”的书肆请先生代笔。
进去说明来意,店小二把叶苗带上二楼,整个二楼都是通的,没有隔间隔开,后面全是书架,前面几张桌椅都坐了人。
小二把叶苗带到一位代笔先生跟前:“曹秀才,这位是来求代笔的。”
叶苗翻了个大白眼,用得着个“求”字吗?
但她知道不是计较的时候。
“秀才公子,我来找代笔先生。”